绿色物流为全运赛事保障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11-27 00:25:14 浏览()次

氢能驱动的清风,点亮了赛事物流的零碳旅程;仓储屋顶的光伏电力,增添了循环再生的绿色动能。从火遍全网的“广州喜乐包”到保障赛事运行的万千物资,十五运会与残特奥会广州赛区的每一份精彩,其背后都贯穿着一条高效智慧、全程绿色的物流保障脉络。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的物流仓储中心,正是这条物流保障脉络中的重要枢纽。它不仅是赛事物资调度的核心节点,也是绿色能源应用的生动典范。通过科学铺设高效光伏组件,昔日闲置的屋顶空间已成为清洁电力的源头。所发电能直接为仓储区的照明、通风及智能分拣系统等关键设备供电,实现能源“就地生产、就地消纳”。在这里,每发一千瓦时绿电,便可减少约0.98千克二氧化碳排放。整个赛事周期内,这套光伏系统累计减碳量达数百吨,其生态效益相当于为城市增添了数千棵树木的固碳能力。配套的储能系统保障着电力供应的稳定可靠,让这座仓储中心的运行兼具安全与绿色。

 

 

除了能源供给端的绿色革新,在广州赛区,物资流转全过程的 “无废” 实践同样为赛事添彩。从物资入库、存储到出库运输的每一个环节,一套可降解与循环复用并行的绿色包装体系全面铺开。赛事优先采用全生物降解塑料袋、缓冲垫与包裹膜,这些材料在回归自然环境后3到6个月,便能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此外,开幕式所使用的810个循环围板箱,与可降解包装共同构建起“源头可循环、末端能降解”的绿色物流双保险,进一步夯实了赛事的“无废”基础。

 

 

从仓储包装到运输环节,绿色物流的网络仍在不断延伸。一支由96辆新能源车辆组成的车队为广州赛区提供了强大物流支撑,其中8辆氢能源车尤为瞩目,它们共同串联起31个场馆,编织出一张绿色物流网络。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物流运输中,氢能车完成物资运输任务1000余次,直接减少赛事物流碳排放量约85吨,成为“绿色办赛”理念的生动诠释。

 

 

在对时效要求极高的医疗急救领域,广州赛区更是创新引入低空物流技术,物资配送展现出其高效与低碳的双重优势。广州赛区依托智能调度系统,电池、无人机、配送点位实现全流程协同管理,配送时间从传统的25—30分钟缩短至12分钟。无人机采用纯电驱动力源,赛事期间累计减少碳排放超12吨,相当于种植600棵树的生态效益。

 

 

盛会虽有时,绿色无止境。这些广州赛区的绿色物流实践,不仅是赛事保障的绿色支撑,更成为“美丽广州”建设的生动实践——让城市天空更澄澈、让发展方式更低碳、让生态底色更鲜明。

编辑: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