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度规划到产业布局 浙江积极打造全国首个省域环境健康友好创新区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11-19 23:07:36 浏览()次

零涂层100%纯钛板炒锅、钛瓷0氟不粘炒锅......浙江省台州市爱仕达公司率先推出“0涂层”和钛系列环境健康友好型炊具产品近期投入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

环境健康友好型炊具产品是近年来浙江省开展环境健康友好创新区建设的成果之一。近年来,浙江围绕全面推进更高水平生态省建设,打造美丽浙江的总体布局,以环境健康友好创新区为载体,推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当前攻坚和长远布局相结合

浙江以环境健康理念引领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升级,在《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美丽浙江建设的实施意见》专门设立环境健康专节,推进环境健康友好创新区建设。与此同时,将当前攻坚和长远布局相结合,科学编制《浙江省环境健康友好创新区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作为高质量建设创新区的行动指南。

“我们凝聚多方合力,组建由我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卫健委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合编制组,集中力量推进《方案》编制,多轮优化完善、吸纳院士专家意见后,于今年6月由省美丽办正式印发。”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法规处处长朱恩青介绍。

《方案》以“高水平保护服务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为主线,部署制度创新、评估管控、基底夯实、产业培育、共建共享、能力提升六大行动。到2027年,全省将基本建立省域环境健康管理体系,构建环境健康友好产业体系,实现环境健康友好指数、居民环境健康素养水平双提升,培育10个产业标杆品牌,形成10个制度、实践与文化创新领域的标志性成果,力争2030年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展示窗口。

目前,浙江已将环境健康管理工作纳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通过“揭榜挂帅”,确定“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健康管理融合机制”“环境健康友好产业培育机制”两项改革事项,并下拨试点专项资金2915余万元,将环境健康作为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领域。

规范开展居民生态环境健康素养监测,是掌握居民环境健康素养水平,衡量生态环境科普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前期,浙江省根据生态环境部的部署,分别于2018年、2022年开展了素养监测工作,素养水平从2018年的17.8%提升至2022年的31.1%,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日前,浙江又启动2025年居民生态环境健康素养监测,首次实现全省11个设区市全覆盖。

“我省将稳步推进省域监测点位的数据审核和分析工作,针对环境健康素养较差的地区开展针对性的科普宣传,通过推进创新区建设共建共享行动,提升全省居民生态环境健康素养水平。”朱恩青说。

风险防控与正向赋能相结合

秉持友好理念、强化正向引导,是推动环境健康管理工作的重要加速器。今年,浙江开展省域环境健康风险筛查与评估,完善了省域环境健康风险源数据库,并鼓励各地衔接美丽城市建设要求开展环境健康风险源识别和分级。

浙江重要的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2024年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成为宁波市首个试点区域。在全国最大的聚氨酯硬泡聚醚生产企业——万华化学(宁波)容威聚氨酯有限公司,安全负责人孟永维分享了一则好消息:公司已经停止了壬基酚原料的采购和使用。

“原先,公司每年使用壬基酚原料120吨左右,生产的聚醚多元醇产品约470吨,主要供应海外客户,应用于聚氨酯发泡产品、汽车内饰件等领域。”孟永维表示,公司生产的产品实际上并不在《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以下简称《清单》)列举的三项管控措施的范围,但基于环境风险的考量,公司仍决定停止生产相关牌号的聚醚多元醇。

壬基酚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清单》中明确规定:禁止使用壬基酚作为助剂生产农药产品,禁止生产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禁止用作化妆品成分。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环境健康风险筛查,明确了壬基酚这一环境健康风险因子,已在全区化工企业实现全面淘汰。

为进一步拓宽“两山”转化路径,浙江开展特色产业环境健康友好产品培育工作,印发《浙江省环境健康友好因子(环境基底类)筛选工作指南(试行)》,研制《环境健康友好产品评价通则》,以环境健康理念赋能生态产业发展。

据了解,爱仕达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0涂层”和钛系列环境健康友好型炊具产品,已经实现营收达3.2亿元。“我们在产品设计、原料选择、生产工艺、污染防控、使用回收等全链条,贯彻和推广环境健康友好理念。爱仕达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环境健康友好创新不仅仅是从绿色生产、安全环保、节能降碳等精细化管理层面实现企业绿色经济循环发展,还要通过绿色生产输出绿色产品,带动整个炊具行业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省域统筹与地方探索相结合

如何让环境健康管理工作转化为实实在在、可以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的工作成果?2023年以来,浙江已遴选两批30个省级环境健康友好创新试点,覆盖了“市县区—乡镇—开发区—企业”多层级主体。

在丽水云和县木制玩具企业内,数字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一件件木玩产品经打磨、拼接、上色等流程后,被组装打包销往国内外。这里,拥有“中国木制玩具之乡”“中国木制玩具城”两块国字号招牌。2023年,云和县玩具行业协会被列为首批省级环境健康友好创新试点。

云和县大力推进县域产业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创新设立企业“环境健康友好管家”,集聚打造木制玩具小微企业园及滚漆中心、清源分质废水处理站,通过项目准入、原辅材料、从业人员、生产工序、木玩产品、木玩产业等六方面实现木制玩具行业环境健康友好,探索木玩行业全链条环境健康友好管理路径。

“我市紧扣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工作要求,在环境健康管理制度创新、风险防控、体验地建设以及环境健康友好产业培育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丽水市生态环境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厉日红介绍,截至目前,丽水市与云和县均入选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云和县玩具行业协会、遂昌县人民政府、青田县方山乡人民政府等5地入选省级环境健康友好创新试点,试点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浙江省各地正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差异化的环境健康发展路径。

比如,杭州市以“法治破题”,将环境健康管理写入《杭州市生态文明之都建设条例》,明确建立环境健康相关制度,加强环境健康风险管理;丽水市、台州市以“规划引领”,陆续发布环境健康建设专项规划,明确了风险管控、产业培育、理念普及等重点领域的任务举措;湖州市安吉县从标准入手,研制美丽健康乡村建设规范、环境健康友好农产品评价办法,确保“建有规范、评有标准、管有办法”。

下一步,浙江将以更高水平生态省建设为牵引,筑牢“生态环境健康优美”的基石,为全国环境健康工作贡献“浙江智慧”和“浙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