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树保卫到医疗惠民,丽水书写人与自然和谐新篇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11-19 23:06:41 浏览()次

瓯江之畔,百山祖下,“生态卫士”的身影正活跃在浙江省丽水市的山水间。他们中有民警、医生、教师,也有普通市民,大家因共同的环保信念走到一起,用行动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丽水故事。

体系化建设:凝聚多元力量,筑牢服务根基

“当时看到规划图要从这片古樟群中间穿过去,我心里咯噔一下。”护树志愿者项岩盛站在如今的香樟公园里,抚摸着一棵100多岁的古樟树感慨道。2018年底,当44棵古樟因道路建设面临移植时,他和团队奔走呼吁,最终推动市政府调整规划,将2.7万平方米建设用地转为绿化用地。

“古树小卫士”开展自然笔记绘画研学活动。

这场持续数年的“古树保卫战”,不仅守护了古树的原生家园,更催生了《丽水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的出台。如今,全市5万多棵古树纳入制度化保护,香樟公园更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活教材。“我们不只是救了一片树,更是唤醒了一座城的生态意识。”项岩盛说。

从自发守护到体系共建,丽水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走过了扎实的历程。2025年6月5日,丽水市生态文明促进会成立,全市15支志愿者队伍被授予“生态卫士”称号,队伍涵盖护水、护树、护鸟、普法、青年先锋等专业领域。“我们将立足丽水生态优势,推动服务内容、活动形式和运作模式‘三大创新’。”生态卫士志愿服务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旭东表示。

阵地建设同步推进。庆元县百山祖镇荣获全省首批“生态环境志愿者之家”称号,依托自然教育中心等平台,打造具有国家公园特色的志愿服务阵地。在这里,志愿者们定期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生态讲解等服务,成为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重要补充力量。

特色化实践:创新服务模式,彰显丽水特色

初冬的莲都区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健康行”活动正在举行。“大姐,您看这个数据,秸秆焚烧时PM2.5浓度会瞬间飙升。”丽水市中心医院呼吸科医生一边为居民测量血压,一边指着展板上的监测数据耐心解释:“这些污染物会直接刺激呼吸道,对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影响更大。”

今年秋冬季,丽水创新推出“环保宣传+医疗义诊”跨界模式,将秸秆禁烧、烟花爆竹限燃等政策宣传与健康防护有机结合。活动现场,生态卫士志愿者与医护人员配合默契,通过发放宣传折页、展示污染对比图等方式,将环保政策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健康知识。

丽水创新推出“环保宣传+医疗义诊”跨界志愿服务模式,将政策宣传与健康防护有机结合。

“原来禁烧秸秆不只是政策要求,还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刚做完检查的市民李大爷拿着宣传单感慨地说:“这样的宣传我们听得懂、也愿意听。”

除了线下活动,这一模式还延伸至数字化平台。主办方在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环保与健康”科普内容,形成线上线下联动宣传网络。“这种跨界合作既拓展了医疗服务外延,又提升了环保宣传的接受度,实现了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市中心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然笔记大赛同样成为特色品牌。今年活动收到200多幅投稿作品,孩子们通过拍照、文字、绘画记录自然万物。一幅幅精美的笔记中,有的细腻描绘甲虫形态,有的用色彩勾勒花草四季变化,还有的展现古树保护、山林更迭等自然景观。“通过这些生动的笔记,我们更能体会每个生命都值得守护。”带队老师深有感触地说。

全民化参与:共建绿色家园,共享生态成果

“香樟树皮为什么有裂缝?”“叶片的气味能驱虫吗?”在全国生态日的香樟公园里,27名中小学生在生态卫士志愿服务队带领下,化身“古树小卫士”,通过沉浸式自然课堂、手帕减塑行动、自然笔记绘画等环节,开启了一场生动的生态文明实践课。

在缙云县生态环境监测站,另一批学生正在体验环保设施开放活动。“我看到了重点流域水质改善数据变化图,明白了环境监测在污染治理中的关键作用。”中学生王明边记录边说。在实验环节,pH值测定让同学们直观感受不同物质的酸碱性,氧化还原反应实验中奇妙颜色变化引来阵阵惊叹。活动尾声,学生们在“生态承诺墙”上郑重写下环保宣言,一颗颗环保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萌芽。

志愿者组织学生开展体验环保设施开放活动。

护鸟行动同样见证着全民参与的力量。每年夏季,“中国最美小鸟”蓝喉蜂虎都会飞抵瓯江畔,而在2022年,多部门联动划定繁殖区保护范围,组建志愿守护队,让这群身披绚丽羽衣的小鸟得以继续翱翔。今年5月,在丽水市第六届鸟类观察邀请赛中,参赛者在26小时内记录鸟种172种,其中包括黄胸鹀、黄腹角雉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3种,红角鸮、勺鸡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2种。

“这只凤头鹰翅膀受伤了,需要立即处理。”在莲都区一家宠物诊所内,兽医张医生正细心救治野生动物。这家诊所是全区24个基层救助网格点之一,为野生动物搭建起“生命驿站”。今年3月,经救治的凤头鹰、红隼与丘鹬重返自然,同步拉开了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序幕。“专业机构与民众善意的结合,让野生动物救助更加高效。”张医生表示。

在丽水市档案馆,一份由939张照片和420个视频组成的鸟类影像档案,生动记录着405种鸟类的灵动姿态,其中包含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4种、二级保护鸟类73种。“我们不仅是记录鸟类,更是见证身边的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之美。”丽水市鸟类生态保护协会秘书长唐战胜表示。

从古樟苍翠到瓯江清波,从“最美小鸟”蓝喉蜂虎到连续11年越冬的中华秋沙鸭,丽水的“生态卫士”们正用热忱与坚守,编织着一张守护绿水青山的生态网络。正如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所说:“我们将继续深化‘生态卫士品牌,构建‘社工+志愿者’服务体系,推动形成公众理解、支持、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丽水,这片长三角“生态绿心”,因万千生态环境志愿者的共同努力,正在焕发着持久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