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同保护也需要“三观”契合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11-15 00:00:14 浏览()次

不久前,安徽省、河南省联合印发《皖豫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实施方案》,从淮河流域生态建设、大气污染防治、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立等方面,协同推进两省毗邻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区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不是新鲜事物,很多地方都在实践,在机制共建、环境共治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成效不断显现。实践证明,开展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一定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各方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上既要有双向奔赴的现实需求,又能在资源上具有对等性、互补性,这样才有利于形成稳固的关系和双赢的局面。

协同的成功在于思想一致、部署一致、行动一致。这需要各地在工作中,始终保持足够的大局意识、整体意识和责任意识,能够从区域生态安全大局中统筹考量,也就是各方在协同保护方面的“三观”要合。落实过程中,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消除行政壁垒,避免各自为政,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局面。如此,方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体制优势。

为了落实好协同保护,强化监督考核必不可少,必须要细化任务、明确责任,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发动公众参与监督,避免在执行中走形式打折扣。在一些存在流域性、区域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地方,建议中央和省两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对协同保护和治理落实情况予以关注,多措并举推动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向更主动、更全面、更深入的双向奔赴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