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市房山区生态环境局把危险废物管理工作作为事关区域环境安全与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来抓,聚焦企业需求与监管痛点,通过实施“强培训、优服务、严执法”多项举措,构建起全链条、立体化的危险废物管理防线,为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筑牢坚实屏障。
深化专题培训,压实主体责任。为从源头夯实企业危险废物管理基础,房山区生态环境局精准锚定企业认知盲区与责任短板,组织辖区100余家涉危废重点企业开展专题培训。培训中,教员坚持问题导向,集中通报前期管理评估中暴露的“台账不规范”“流程不清晰”等典型问题,同时围绕危险废物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管理要求及技术标准进行系统讲解,将抽象的政策条文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指南。通过“问题通报+政策解读+实操指导”的教学模式,不仅让企业明晰了管理边界,更进一步压实了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主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从“要我规范”向“我要规范”转变。
强化现场帮扶,破解管理难题。针对危废年转移量100吨以上的21家重点企业,房山区生态环境局创新推出“点对点”现场帮扶指导服务,精准破解企业管理难题。帮扶人员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按照“源头识别—收集入库—安全贮存—转移运输”全流程规范管理要求,逐项排查各环节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小到贮存容器的标识张贴,大到转移运输的流程衔接,均进行细致核查。对于发现的问题,现场制定整改清单,明确整改时限与标准,手把手指导企业制定解决方案,实现“发现问题—交办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管理。“上门送服务、现场解难题”的帮扶方式,既帮助企业高效解决了实际困难,也推动企业严格落实危险废物管理相关法规及行业标准,提升了全区规范化管理水平。
从严监督执法,提升监管效能。在做好服务指导的同时,房山区生态环境局坚持严的基调,加大涉危废企业执法检查力度,以严格执法倒逼企业规范管理。执法人员聚焦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等关键环节,重点核查管理台账、管理计划、转移联单及贮存设施建设运行情况,织密监管网络。截至目前,共检查涉危险废物企业676家(次),发现环境违法行为9起。在执法过程中,房山区生态环境局兼顾“力度”与“温度”,依据《北京市生态环境领域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2024年版)》,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累计减免处罚金额92万元,既守住了环境安全底线,又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实现了“执法与服务并重、惩戒与引导结合”的监管效果。
下一步,房山区生态环境局将持续优化危险废物管理模式,推动管理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升级。一方面,开展好常态化专题培训与现场帮扶,扩大服务覆盖面,针对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涉危废企业推出“定制化”指导服务。另一方面,健全“日常监管+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的执法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精准度,同时加强与应急、城管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形成管理合力,切实筑牢危险废物管理防线,为房山区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