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创新环境管理模式 一考双评给企业“贴标签”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15-05-08 13:17:59 浏览()次

 对甘肃省2014年完成环保“一考双评”评级的64家试点大型企业的调查显示,46家企业认为环境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占比达77.97%。“一考双评”成效得到了工业企业的认可。

  “一考双评”,即用一套考核评分体系,分别评价工业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和环境信用评价两项等级。

  2014年,甘肃全省共有503家试点企业完成了“一考双评”工作,其中大型企业64家,中小型企业439家。

  标准化等级评定为A级的17家,B级370家,C级112家,不达标企业4家;环境信用评价评定为“诚信”的两家,“良好”的398家,“警示”的99家,“不良”的4家。

  早在2012年,甘肃省就从提高环境执法针对性和监管效率入手,探索实现环境监管目标化、管理标准化、控制程序化、考核定量化路径,大力推进工业企业环保标准化建设。

  概括地说,企业标准化建设工作就是给企业“分等级”、“贴标签”。据甘肃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建设过程分为培训、实施、评级、复核、总结5个阶段。

  工业企业的标准化等级分为A(优良)、B(较好)、C(合格)3个等级,评级结果与企业补助资金、评优、信贷等相结合。等级高的企业,环保部门将依法减少监管频次。未取得合格以上等级的工业企业将列入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黑名单。

  2013年,甘肃省完成了首批109家试点企业评级建设,逐步找准了标准化建设的关键、途径、手段和方法。

  2013年底,国家4部委出台了《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基于两项考核指标高度的相关性,甘肃省将工业企业环保标准化建设和环境信用评价结合起来。

  2014年初,甘肃省环保厅会同省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中国银监会甘肃监管局联合印发了《甘肃省工业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暨环境信用评价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将环保主体责任、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环保管理制度执行、环境应急管理、厂区环境与社会监督5个方面内容纳入指标体系。

  甘肃省委、省政府将此项工作纳入了省政府工作报告及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书、经济体制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质量发展工作的重要指标,每年进行严格考核。

  “一考双评”开展过程中,环保部门与企业建立了联络员制度,工作信息月报告、季调度制度,分组负责、分类指导制度。部分市(州)、县(区)环保局还制定了信息管理、督办检查、建立台账、倒逼时间、领导包干、办结销号等工作制度。

  甘肃省环保厅厅长王建中表示,“一考双评”工作就是要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进入新常态、新《环保法》实施的大背景下,不断提高企业环境履责的意识和水平,切实提高环境管理的能力和实效,引导企业遵循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从工业企业环保标准化建设起步,到实施“一考双评”试点,甘肃省在促进企业环境履责和管理方面踩下了两个坚实的足印。

  近日,甘肃省召开2015年全省工业企业环保“一考双评”动员部署及培训视频会议,标志着“一考双评”试点工作取得圆满成效,甘肃省将按照既定方案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今年的工作方案要求,全面深入推进“一考双评”工作,切实落实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提高环境监管水平,牢牢把握环境保护工作的主动权,努力实现环保工作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转变,向规范化、精细化转变,切实减少各类污染物的排放,确保区域环境安全。

  甘肃省环保厅要求,注重对已评定等级企业的动态管理,统筹研究解决“如何管、如何用”的问题。

  根据部署,甘肃省将从法律手段、经济政策、社会责任、企业荣誉、监管措施等方面制订有效的激励约束政策,把评级结果作为全面衡量企业环境管理水平的“尺子”,把评级结果与各类专项执法检查频次及行政处罚、环保专项资金申请、工业园区入园条件、企业社会荣誉评定等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