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帮扶,打通污染防治“最后一公里”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2-12-06 21:22:03 浏览()次

“你那个城市的水质怎么样了?”“总磷已经降到0.2了,可比你们那降得快。”自从参加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以来,类似的对话已经成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贵阳市驻点工作组负责人关潇和同事们见面时的问候语。驻点城市的环境变好时,他们都忍不住相互祝贺一番。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科技帮扶工作,积极发挥科技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通过长江联合研究、大气攻关等项目,在重点区域流域组织开展了“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完善,与科技部联合印发《百城千县万名专家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计划》(下称“百城千县计划”),充分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投入污染防治攻坚战一线。

同时,越来越多像关潇一样的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为基层把脉问诊,以技术为手段,助力打通污染防治的“最后一公里”。

生态环境科技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利器。而“有想法、没办法”恰恰是制约不少地方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瓶颈。

“我们知道洋水河污染严重,也打心底想把污染治好。但是我们不知道怎么治,导致之前的整改走了弯路。”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开阳分局局长黄家纯说起来有些苦涩。

黄家纯口中的洋水河曾因“絮凝治污,表面整改”被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点名。“怎么办”是横亘在开阳分局和减污之间的难题,“有心无力”也是基层在进行生态环境整治时面临的困境。

“当前,基层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在不断提高,但环境治理能力弱、科技人才短缺、技术选择困难、治理成效不显著等问题日益凸显。我们希望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帮地方打通污染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生态环境部科财司司长邹首民表示。

“此前,我们通过推动科技工作向‘科技服务’转型,探索构建新时期服务型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实效。”

“十三五”以来,生态环境部创新科研组织实施机制,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江流域、汾渭平原等区域流域创建了“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机制。派出的99个专家团队向地方提供各类对策建议和咨询报告近5800份,形成136份综合解决方案,帮助地方解决了一大批长期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

此外,生态环境部还建成了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围绕流域水生态保护、“三磷”(即磷矿、磷化工企业、磷石膏库)整治、VOCs治理等组织25次线上直播技术讲座,为约55万人次提供技术培训服务。举办的系列线下成果推介活动,累计推介生态环境治理技术近600项,为长江流域沿线12省市1500余家企业2万余人提供了咨询服务。

在此基础上,生态环境部开展了百城千县万名专家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聚焦地方需求,开展“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一事一议”科技咨询服务、“一难一攻”科技集中攻关、“一镇一员”科技特派员制度、“一题一训”科技培训与成果推介。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专业的人才和技术送到地方面前。”邹首民说。

找办法的第一步,是“把脉问诊”。

驻点工作组结合地方政府和企业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遇到的难点、痛点问题,深入调研,开具药方,助力地方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

在贵阳,驻点工作组指导贵阳市开展“三磷”排查,摸清了三磷企业的底数和分布,并在洋水河流域系统开展水环境调查与监测,甄别总磷超标成因,找准关键问题,构建流域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顶层方案并分步组织实施,洋水河六十多年来首次稳定达到地表水标准要求,出境断面总磷由1.61mg/L降至0.2mg/L以下;

在嘉兴,驻点工作组对南湖生态系统全面调查诊断,工作人员手划小船,深入南湖周边上百条河流与沟渠采样,以提高水体透明度和恢复水生植被为核心,从源头管控、入湖清水廊道构建等5个方面提出保护与修复措施,南湖水质由V类蝶变至湖库Ⅲ类;

在德阳,驻点工作组跟磷化工企业开展合作,针对磷石膏堆存污染环境、磷石膏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从磷石膏的产生、过程污染控制和综合利用等全过程考虑,形成磷石膏渣场污染控制、磷石膏在线快速稳定化等全过程成套关键技术。2021年,德阳市磷石膏达到“产消平衡”,综合利用水平居全国前列,磷石膏综合利用率更是达到110%……

 

德阳驻点工作组成员针对钛石膏综合利用前往德阳市某公司开展现场调研及取样分析。图片来源:国家长江中心

 

“百城千县计划”实施一年多来,驻点工作组围绕长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深入地方调研,针对区域性和流域性生态环境问题的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需要,与当地政府、环保及相关部门、工业企业座谈交流,强化科技支撑精准、科学、依法治污要求。

2022年上半年启动的驻点跟踪(二期)研究工作,向长江沿线53个城市派驻专家团队,从水生态评估与修复、重点水域水质改善、面源污染防治、智慧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开展驻点研究和技术指导。

此外,围绕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52个大气环境领域驻点团队深入54个城市开展科技帮扶,综合运用立体观测、智慧管控等科技手段,帮助地方精准识别在大气污染治理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市一策”综合解决方案。当前,共报送预警预报、成因分析、技术指南等专报1800多份,为地方提供咨询建议120多份。

“‘百城千县计划’推动了我国科学治污的进程,帮助各个城市解决了科技人才短缺、技术能力不足等问题,带动地方环保人才培养、资金投入、科研基础能力建设,建立健全长效决策科技支撑机制,为其他地区开展有关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邹首民对记者表示。

“百城千县计划”同样为解决研究应用“两张皮”的问题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生态环境领域作为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应用研究为主体的领域,面临着科学研究与实际需求脱节、成果不落地、成果转化慢、广大科技人员融入生态环境保护主战场不够等问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长江中心主任李海生表示。

如何将科学研究与实际需求深度融合、推动政产学研用联动、促进技术供需双方对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提升基层和企业治理能力、调动全国生态环境科技资源投入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是“十四五”科技工作亟待重点解决的问题。“‘百城千县计划’为解决这些问题起到了示范作用。”邹首民表示。

“在地方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地方的技术确实比较落后。”关潇告诉记者,“像絮凝沉淀加酸碱中和的这种处理方式,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城市都已经淘汰了,但是开阳还在用。”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不是为了某一个企业去专门研究一项技术,而是怎么让企业通过精准、科学治理,用最小的投入达到最大的治污效果。”

为此,驻点工作组在具体工作中对现有的技术和当地的环境问题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技术或工作方案用于解决地方突出问题,助力企业开展治污工作。同时,驻点工作组根据工作效果,补链强链,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和方案,迭代升级帮扶技术,真正做到了产学研结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这种“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边反馈、边完善”的方式,有效解决了生态环境科研与实际脱节、研究与应用“两张皮”,成果“不好用、不管用”、转化慢等问题。

“未来,我们将陆续在其他流域、海域、领域推广‘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组织动员全国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通过大家走基层,上一线,在帮助地方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畅通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污染防治攻坚战中。”邹首民表示。

“党的二十大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十四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科技帮扶长效工作机制,完善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以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与实际需求深度融合为抓手,助力基层生态环境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推动环境治理体系与能力持续提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较大增长,科技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