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化骨水”悲剧不再重演!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09-19 11:24:15 浏览()次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一名市民(涂某某)在散步时不慎踩到氢氟酸,送医抢救无效不幸离世。这起意外事件迅速引发社会热议,也让氢氟酸这一危险化学品进入公众视野。

根据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最新通报,经调查,涂某某散步的废墟处原建有一平房,艾某发(男,1938年出生,湖北人)于2013年至2015年期间曾在该空置平房居住,三桶氢氟酸系其从事外墙清洗工作的儿子艾某槟(男,1973年出生)放置,2015年搬离时遗弃。目前,涉案人员已被控制,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虽然当地有关部门已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处置现场并推进善后,但悲剧背后暴露的危险化学品监管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氢氟酸是氟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无色透明且带有刺激性气味。尽管其酸性弱于盐酸、硫酸等常见强酸,腐蚀性却堪称“致命级”——它不仅能腐蚀玻璃、陶瓷、金属,更会穿透皮肤侵蚀人体骨骼,因此被俗称“化骨水”。其对皮肤、眼睛、黏膜的刺激与腐蚀作用极强,仅巴掌大小的皮肤接触就可能危及生命。

正因如此,氢氟酸被明确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其购买、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均受《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严格管控。 

此次事件的事发地为一处废弃地块,曾有厂房存在,如今却成为周边居民随意出入的“公共空间”。更令人忧心的是,事故发生后,当地有关部门人员又在现场发现了两桶氢氟酸。

有媒体报道,目前,氢氟酸在部分网购平台公开销售。一些商家以“清洗玻璃”等功效为卖点,却轻描淡写带过防护要求,甚至声明“买家自负风险”。虽然氢氟酸有度数较低的民用产品,但危险化学品毕竟不是普通商品,这种“零门槛”的销售模式,无疑为消费者的安全埋下了重重隐患。

公共安全无小事,哪怕是极小概率的悲剧,对受害者家庭而言都会造成一定的灾难。这起事件警示我们:安全监管没有“旁观者”,无论是监管部门、相关企业,还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需要绷紧安全这根弦。

值得关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已于日前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草案中提出要对危险化学品实行电子标识和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和监控,并加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的危险化学品信息化监管能力。也就是说,未来,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以及网络销售方面,将会更加严格和规范。

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既体现在高楼大厦的建设中,更藏在对每一瓶危险化学品的管控里。唯有压实责任链条,织密监管网络,才能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让“化骨水”伤人的悲剧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