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报告(2022)》发布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26 13:55:12 浏览()次
 

近日,中国(四川)生态文明2023年学术年会在成都召开。会上发布了《四川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从8个方面展现了四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

四川省生态文明促进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报告》系统展现了2022年度四川生态文明建设采取的新举措,取得的新进展,还指出四川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新挑战。“尤其是,还包含案例篇和研学篇。”

记者了解到,《报告》不仅收录了“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数智赋能的战污经验、生态价值转化的路径探索、特色生态系统的治理智慧、企业引领绿色发展的样本典范等,还精选了2022年我会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中的代表性原创论文。

四川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

取得8个方面成效

记者梳理发现,《报告》展现了四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8个方面成效。

“首先,就是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政策部署落实成效显著。”四川省生态文明促进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力有序推进,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成为全国人均碳排放量最少的省份之一。同时,绿色能源利用更加高效,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2022年四川省水电装机容量超过9707万千瓦、居全国第一位,天然气产量561.2亿立方米,接近全国的三分之一。

同时,全省有序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基本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框架;全面节约高效利用土地和矿产资源,新增天然气(含页岩气)探明地质储量2.36万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一;生态保护修复扎实开展,圆满完成乌蒙山连片区域土地整治国家重大扶贫项目,基本完成广安华蓥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

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扎实有效。水环境质量创近20年来最好水平,排名跃居全国第2位;大气环境整治实现PM2.5和重度污染天“双下降”、PM2.5达标城市和达标县(市、区)“双增加”;8个“无废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报告》显示,去年四川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扎实有效,同时,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走在全国前列,累计建成3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8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总数位居全国第三、西部地区第一。

全省设市城市建成海绵城市面积超过900平方千米

占建成区面积的比例达到28%

《报告》指出,在森林草地生态系统增量提质方面,四川林长制责任体系更加完善,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开局良好,森林草原火灾常态化防控成效明显。国土绿化持续走深走实,全年完成营造林37.29万公顷,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0.26%,比上年末提高0.03个百分点。

“作为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四川河湖管理再上台阶。”四川省生态文明促进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水生态安全有效保障,加快推进以引大济岷、长征渠为标志的天府水网“大动脉”和“新干线”。水资源管理保护得到加强,全省水利工程应急输水供水16亿立方米,提前完成20座大型控制性水电站汛后130余亿立方米的蓄水任务。河湖长制持续深化,全国首创河湖长制进驻式督查,在3个县(区)完成试点。

而在绿色产业转型方面,工业领域污染防治投入持续加大,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扎实有效。此外,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日趋完善,城乡治污能力持续提高,多个区县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数量居全国第一。全省设市城市建成海绵城市面积超过900平方千米,占建成区面积的比例达到28%,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7.98%、43.05%。

“天府粮仓”绿意盎然。天府良田建设确保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全省2022年新建成高标准农田91.07万公顷、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60余万公顷。“大食物观”优势特色绿色农业加快发展,率先建设省级种质资源中心库,育成中国首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父本新品种“川乡黑猪”。

此外,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日趋完善,城乡治污能力持续提高,多个区县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数量居全国第一。生态宜居家园更加美丽,全省设市城市建成海绵城市面积超过900平方千米,占建成区面积的比例达到28%,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7.98%、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