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玉溪市,9月末阳光洒在金黄的烟叶上,烤烟季刚刚结束。就在不久前,这里还是一派丰收景象。在玉溪江川区前卫镇前卫社区,村委会委员徐华贵站在一排整洁的电能烤房旁忙碌,招呼着种植户们将整理好的鲜烟叶装入新型电能烤房。
过去,传统燃煤烤房烘烤烟叶存在用工量大能耗高、污染环境等问题。目前,作为全国最大的烟草产区,2022年以来,云南累计完成1万余座烤烟房煤改电,让传统的“金叶子”在双碳背景下焕发新的生机。
用上电烤烟房,助力烟农减负增收
“以前用燃煤烤房,全凭感觉和经验,一旦温度、湿度掌握不好,一炉烟烤坏了损失不小。”玉溪市红塔区北城街道王棋社区谢井村村民姚冠宇介绍道,“传统的燃煤烤房不好控制温度,烟叶又很‘金贵’,温度一高就烤焦变黑,湿度太高会‘蒸片’,温湿度不均匀还会导致色泽斑驳,太干又会脆得一碰就碎,就根本没法交烟了,现在用电烤房,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这位38岁的烟农刚刚从父母手中接过80亩烤烟的种植管理工作,这两年,他将烟叶交给专业的电能烤房公司烘烤。“现在烤出来的烟叶,一方面从颜色上看,金灿灿的非常好;另一方面柔软性非常好。”姚冠宇告诉记者。
传统的燃煤烘烤烟叶要昼夜关注烘烤情况,及时调整火力,费时费力。如今电烤房不仅提高了烟叶质量,还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烘烤过程中,他们有专业技术人员会在后台查看信息,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看到所有烤房的温度、湿度,并进行控制,不需要长时间守在那里。控制相对稳定及时,烤出来的烟叶质量也有保障。”姚冠宇说道。
在玉溪市江川区前卫镇前卫社区,村委会委员徐华贵也感受到了电能烤房带来的实惠。“我们社区有15座电烤房,是2023年建的,去年刚投用,每座可以烘烤十几亩烟叶。除了电烤房外,村里还有80余座生物质颗粒烤房。”徐华贵介绍,“电烤房烤一炉的电费约为700元,生物质颗粒料烤房一炉大概要800—900元,原来的燃煤烤房更贵,要1000元左右,价格优惠下,村民更倾向于用电烤房。”
据统计,烤烟房煤改电后,单座烤房烤后干烟重量提高约5%,能提升烟叶整体外观质量,收购单价提高约8.8%。电能烤房还能挽回部分受冰雹、雨水等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导致烟叶损毁的经济损失。这意味着,使用电烤房的每炉烤烟都可为烟农节约成本、增加收益。
经济效益还不止于此。在玉溪市红塔区高仓街道龙树社区小坝,149座电烤房顶部已全部铺设光伏发电板。通过探索实施“电烤房+光伏”建设,绿色效益进一步凸显。据了解,小坝电烤房屋顶光伏发电站装机规模2MW(兆瓦),年发电量约240万度,同时,能为村集体带来每年6万元的租金收益。
环保效益则更为突出,据统计,相较于燃煤烤房,生物质烤房减排颗粒物90%以上,每炉节约成本300元;而电能烤房不仅能实现污染物“零排放”,而且每公斤烟叶耗电仅2度多。
电能配套与政策支持是关键推动因素,“智能烘烤”成未来方向
玉溪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张春丽介绍:“烤烟是烟草行业碳排放的重要环节,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角度看,它实现了清洁能源使用,这符合国家双碳战略的要求。玉溪市自2017年至今,建成并投入使用7823座电能烤房,电能烤房的建设资金约12万元/座。”
据了解,玉溪市电能烤房的建设经历了4个阶段:2017年—2018年,由政府部门自行整合资金探索建设70座;2019年—2022年,由烟草公司出资组织建设,其中,2019年补助3.5万/座,建成20座,2020年—2022年补助6.5万元/座,建成1894座;2023年—2024年,烟草公司调整政策实施“以补代建”建设模式,由烟草公司按照每公斤干烟商品化烘烤投入3.3元推动地方政府投资建设电能烤房,两年建设完成5769座;2025年,烟草公司对新建电烤房停止实施补助政策,仅有新平县整合乡村振兴资金建设70座。
为推动电烤房建设工作,玉溪市从各渠道筹措资金,市政府补助建设电能烤房为1万元/座,此外争取农机购置补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建设,争取玉溪供电局的“业扩延伸”政策资金用于供电部分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市电能烤房烘烤覆盖面积15.6万亩,占全市种植面积的26.52%。
如此大规模的投入,环境效益如何?
张春丽给出了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电能烤房建成后,可减少约23469吨标煤的使用,减少排放SO₂1314吨、NOₓ657吨、颗粒物11891吨。”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副研究员任杰告诉记者,目前电能烘烤在全国各地的进展不尽相同,总体来说,每年都在快速推进新改建一批用电能进行烟叶烘烤的烤房。
任杰也指出,全国电能烤房的占比情况没有权威的统计数字,推进速度快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平原产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
任杰分析,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电力配套问题,二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同。“现在的老百姓愿意使用电能烤房,只要建好了,他们肯定愿意用,有收益也省事。”任杰说,“目前有些地方,例如山区,烤房较为分散,电力配套难跟上是挑战之一。”
在政策支持方面,各地情况也不同。“有些产区现在有资金补贴,有的以政府为主,新建烤房由政府投资,电网配套由电力公司给予支持。这样的地方很少,大部分仍然给予补贴一部分资金,剩余部分由合作社承担。”任杰说。
对于电能烤房的未来发展趋势,任杰持乐观态度:“未来电能烤房肯定是发展趋势,一是结合我国的双碳战略,要求必须走这条路。二是在降本增效方面,电烤房也具有优势。”
任杰还指出,虽然目前生物质烤房使用较多,但行业内的研究人员大多认为,这只是一个过渡阶段。从技术角度看,电能烤房更容易实现智能化。“现在的发展趋势是下一步的智能烘烤,使烘烤从‘经验决策’向‘数字驱动’转变。未来,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烟叶烘烤的精准度和效率将进一步提高,将由AI替代人工识别什么样的烟叶采用什么样的控温模式与温湿度,并进行自动调控,电烤房更容易与智能烘烤衔接上。”
从玉溪到云南,从云南到全国,电能烤房的推广正在成为烟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一步。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烟区里,传统的“金叶子”将逐渐迈向绿色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