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农民宣传绿色转型,“讲得好”不如“帮得实”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07-30 12:29:09 浏览()次
笔者曾多次为本地农业干部学校学员讲授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方面的课程。每当有学员学以致用,笔者都深刻体会到,向农民宣传绿色转型,关键不在“讲得多好”,而在“帮得多实”。
农民最认“实在账”,那就用收益说话。普通大米批发价为2.5元/斤,打“丹顶鹤之乡”生态牌的绿色大米能卖4元/斤。大丰农场养猪场粪水进沼气池,沼气做饭、沼渣肥果园,种出的“零化肥”水果每斤能多卖3元。当农民发现少用化肥能多赚钱,自然就会主动拥抱绿色理念。
给农民讲技术,最怕他们“听不懂、学不会”,所以要教学了就能直接用的方法。讲绿色电商时,可以在直播中对比普通米与生态米的价格,推广用可降解袋装货来强调环保。推荐使用太阳能杀虫灯替代农药时算清账:“花200元购买后能用5年,比每年买500元农药划算。”菜农实践起来很容易就能看到“虫少了、钱省了、菜价高了”的变化。
看得见的榜样比书本案例更有说服力。讲生态循环种养时,可以带学员参观建湖“稻渔基地”,稻田养鱼,鱼吃虫、粪肥田,不用农药化肥就能实现稻谷和鱼双丰收,亩均收益比单种稻谷多收入3000元。
把“环保”变成“摸得着的收益”,把“技术”变成“伸手就能用的方法”,把“榜样”变成“身边的示范”,农民就会主动行动起来,种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好光景。
上一篇:中国绿色低碳转型展现强大韧性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