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将绿色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 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16-08-19 11:04:54 浏览()次

  

  黑龙江省五常市田稻翁有机水稻生产基地的3000多亩稻田里游弋着许多黄色小鸭、河蟹,这样“生态耕作”的鸭稻蟹田,每公顷稻田要比普通稻田增收4000多元。 吴殿峰摄

  环境监测人员在松花江中进行水质检测。 吴殿峰摄

  编者按

  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否带动经济发展?生态优势能否真正转换成经济优势?在黑龙江省,这些问题都有了现实的答案:江河水质变好,渔业资源得以恢复;绿色大森林,变成了“绿色银行”;利用冰雪等自然资源,带动旅游业火爆。

  近年来,黑龙江省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以生态优势促进绿色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的一个个故事,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省伊春市考察调研时提出“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最好写照。黑龙江省将绿色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对相关省份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中国环境报记者吴殿峰

  随着中苏界湖兴凯湖水质趋好,黑龙江省密山市白鱼湾乡渔民陶立柱就尝到了甜头。“今年光开湖的十几天,就挣了五六万元,足足比去年多挣了1万多元。”他高兴地告诉记者。

  从良好生态环境中获益的不仅是陶立柱。在黑龙江省,随着近年来一系列生态环境战略举措的实施,生态资源正成为许多人实现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伊春考察调研时提出,“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黑龙江,这片沉睡的黑土地被唤醒,全省上下正按照总书记的嘱托,在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以及制度体制上悄悄地进行生态文明的变革,让“冰天雪地”、“林海雪原”成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正取得共识。

  1 “鱼鲜”的回归路

  松花江同江出境断面稳定在三类水质,纯净水质带来了丰富的渔业资源,抚远也成为国内外“老餮”的美食天堂

  “我从小生长在松花江上,荡悠悠我童年的梦,金色的太阳照亮霞光万丈,片片白帆点缀着碧波千顷”,在黑龙江省,这首歌被广为传唱。

  松花江,自西南向东北贯穿黑龙江省腹地,滋润了肥沃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黑龙江人的母亲河。

  夕阳西下,“老钓”赵刚如约来到位于松花江畔的九站公园,这一夏天过足了夜钓的瘾。最多的一晚,赵刚钓了8条鲤鱼、4条鲫鱼,一共20多斤,“那可是纯正的江鲤江鲫,鳞发白、身体细长、尾巴和肚子发红呢。”

  据老渔民讲,上世纪70年底末到80年代初,松花江曾经水质黑臭,鱼虾绝迹。江里没法游泳,游完之后人们身上起疙瘩起红点。2005年11月,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让这条岌岌可危的河流雪上加霜,碧波万顷、白帆点点的景象渐行渐远。

  松花江水质变差后,一条江“腥”了整个三江流域。“捕上来的鱼不好吃,有六六粉味。”有当地渔民说,经常跑一天也打不上来几条鱼。这与上世纪80年代以前,胖头鱼会自动往船上跳、人不断往下撇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06年8月23日,国务院批复并实施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一系列让松花江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密集启动。经过10年的治理,松花江干流水质由“轻度污染”转为“良好”,同江出境断面稳定在三类水质水平,纯净的水质带来了丰富的渔业资源,这些渔产又让抚远成为国内外“老餮”的美食天堂。

  中俄界湖兴凯湖烟波浩渺、沙鸥翔集,盛产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的大白鱼。大白鱼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等原因,导致兴凯湖水质下降较快,生态环境出现恶化的趋势,大白鱼数量锐减。从2012年开始,兴凯湖生态保护和治理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战略实施让水质趋好,达到三类水质,大白鱼又回来了。

  黑龙江省密山市白鱼湾乡渔民陶立柱从小就和父亲一起下湖打鱼,10多年来,他见证了兴凯湖大白鱼的兴衰。

  “咋也没想到今年的白鱼这么‘厚’。”看见记者,刚刚打鱼回来的陶立柱仍然难以掩饰内心的喜悦,“前几年上湖打鱼,凌晨4点多钟去,下午3点多钟回来,也打不到多少鱼。可最近两年却不太一样了,不仅白鱼多了,而且价格也高了,今年光开湖的十几天,就挣了五六万元,足足比去年多挣了1万多元。”

  白鱼湾乡的80多位渔民与周玉柱有着同样的感受。他们看着渔网里一条条银光闪闪、洁白如玉的大白鱼,黑红的脸庞上绽放出憨厚的笑容。而说起鱼多的原因,他们都说得感谢兴凯湖的环境保护政策,“要不上哪能捞这么多大白鱼啊。”

  黑龙江省渔业部门表示,虽然大白鱼又回来了,但是不能“涸泽而渔”,今后要加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力度,让兴凯湖的渔业资源得到有效补充,让生态致富的“金娃娃”永远不倒。

  2 “舌尖”上的致富经

  黑龙江有着很多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清洁的环境、良好的生态,这样的地方种出的农作物让人放心

  三江平原腹地的富锦湿地,带着野味的风,吹动着朵朵白云,吹动着无边的芦苇,惊起了数万只野鸭,时而飞起,时而飘落。草下的水面,清澈透明,鱼儿穿梭忙碌,泛起层层涟漪,诱惑着叼鱼郎不时凌空俯冲而下……

  上世纪90年代,由于大片湿地被开垦成耕地,这里的生态环境恶化,人们根本看不到这样的场面。10年来,富锦市开展了退耕还湿行动,这些湿地全部退耕。生态系统的恢复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旅游者蜂拥而至,又激励了下游的餐饮、住宿等产业,拉动了劳动就业。同时,湿地这一天然的“水体净化厂”为下游的农业生产补充清水,当地人对生态改善后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最真切的感受。

  在五常市田稻翁有机水稻生产基地,3000多亩稻田里游弋着数不清的黄色小鸭、河蟹。这些小鸭子天生就是除草能手,稻田里常见的“水白菜”是它们的最爱,鸭子的粪便既是田地鱼的食物

  又是好肥料。河蟹爱翻土,能增加水中氧分,又刺激水稻分蘖生长。在这里,动植物与稻田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生态系统。负责人戴明宇说,这样“生态耕作”的鸭稻蟹田,每公顷稻田要比普通稻田增收4000多元。

  在黑龙江垦区的一片玉米地,许多白鹅在垄间穿行,一边跑一边随意叼食玉米叶。玉米地的主人介绍说,这片玉米地出产的就是“鹅玉米”。

  这位主人告诉记者,鹅在田间行走施粪肥,增加土地肥力;鹅食用玉米老叶和杂草,增加玉米地通风,基本消灭了玉米生长后期杂草和虫害;鹅吃玉米须根,让玉米深入土壤更深,吸收更多营养,促进植株籽实更加饱满。秸秆在收获后通过青贮发酵方式饲喂鹅,减少秸秆处理成本,降低环境污染,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他还算了这样一笔账:每年养殖带来的收入每亩近700元,玉米可增加收入每亩100元,而在化肥、农药和人工等方面却节约开支每亩20元。

  如今在黑龙江,特别是以“寒地黑土”著称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黑龙江省委书记王宪魁一直提倡的绿色生态种植养殖方式,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三减”耕作理念正在以燎原之势发展,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农民认可。一些前瞻的地区和农民提供绿色无污染的食品,实施农业减农药、减化肥、减除草剂“三减”行动计划,引领着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方向。

  东北林业大学教授黄清告诉记者,黑龙江虽然经济不如很多地区发达,但却有着很多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清洁的环境、良好的生态,这样的地方种出的农作物才让人放心。

  3 大森林变成“绿色银行”

  伊春把良好生态、美丽山水作为“名优产品”来生产。绿色的大森林,正成为伊春人的“绿色银行”

  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坚持林业经济林中发展、林区工业林外发展,从伐木到“护林”,由经营木头转身经营生态,林海雪原告别“伐木号子”,唱响了“冰雪之歌”,“绿水青山”、“冰天雪地”正成为当地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近日,黑龙江省伊春市传来一条消息,当地一家公司研究开发的空气罐头问世了,这种“空气罐头”采集于伊春原生态森林中,富含高浓度的负氧离子,售价每罐20元,含量为8升。

  “把空气装上罐就挣钱”,伊春林区人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儿竟成了现实。远离城市的喧嚣,置身在静谧的大森林中,深深地吸上一口气,那清新湿润又透着一丝清凉的空气让人神清气爽。

  伊春山清水秀,林茂石美,空气清新,环境静谧,这里有400万公顷大森林、82.4%的森林覆盖率。“走进了祖母绿的伊春,走进了祖母绿般的小兴安岭大森林,就走进了地球上一块大自然意义上的祖母”,这是一位作家对伊春诗意的描绘。

  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黑龙江森工林区陷入了资源和经济的双重危困,树越砍越少、越砍越小。从1998年开始,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大幅调减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采伐量。2014年4月1日,为巩固国家生态安全重要保障区地位和建设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黑龙江森工林区彻底封山停伐。

  那些满手老茧的伐木工人,虽然放下了使用大半辈子的油锯,却放不下心中的那份担忧。对于祖祖辈辈都以木材为生的160万森工人来说,停伐一方面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计,他们响应、支持;另一方面,一下子没了赖以生计的工作,他们内心忧虑、焦灼。

  经过痛定思痛,林区人不断认识和诠释着总书记提出的“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理念,举起生态保护大旗,以绿色转型发展为目标,做大做强“青山绿水好空气”文章,延伸产业链,充分发挥资源和地缘优势,积极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在有“中国蓝莓之乡”美誉的伊春市友好区万亩蓝莓基地,一排排蓝莓果树茂盛地生长着,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山脚下。采摘的游客小心翼翼地将一粒粒珠圆玉润、闪动着蓝灰色光芒的蓝莓采摘下来,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先生说:“虽然北京市场上也有蓝莓,但这么新鲜的蓝莓还真是头一次见到。”

  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后在经济转型上实现了软着陆,林区职工早已不吃“木材饭”了,生活方式有了根本改变。现在,伊春把良好生态、美丽山水作为工厂车间的“名优产品”来生产,浩瀚大森林、有机质丰富的黑土地,为林区转型提供了资源优势。

  向广袤的林下空间挺进,扩大特色种养规模,丰富特色品种,推动林上林下立体化开发,如今,400万公顷林地生产力充分释放,伊春成为全国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全国最大的红松籽采集基地。同时,食用菌、药材种植全面开花,森林猪、森林雪貂、森林鹅、森林牛、林蛙、冷水鱼的养殖渐成规模。绿色的大森林,正成为伊春人的“绿色银行”。

  4 冰雪也能变“金子”

  昔日“雪灾”变成“雪金”,人们从“等靠要”的“冬闲”到“赚不停”的“冬忙”,一度深陷“资源危困”的林区重新焕发生机

  洁白的雪花伴着暮色缓缓从天际飘落,在大红灯笼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婀娜多姿。每到冬季,“中国雪乡”黑龙江省大海林林业局双峰林场就迎来了一批一

  批的海内外游客。虽然现在是夏季,但林场职工刘文还在利用空闲时间在自己的房前屋后忙活,力争能腾出更多的房间为旅游旺季做准备。

  “中国雪乡”是黑龙江省传统林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里山高林密,日本海暖湿气流与贝加尔湖冷空气在这里交汇,造就了这里的独特风景。但当初搞旅游产业的时候,就遭到不少林业职工的质疑:“咱这是林区,不琢磨木头,搞旅游能行吗?”

  “当时几乎没几个人赞成。”有30多年工龄的双峰林场老职工樊兆义回忆说,“林场鼓励职工用自己住的小木屋开家庭旅馆、饭店,可是响应的人不多。大家不知道,我们眼中的雪灾,在外地人眼里就是大美的雪景啊。”

  “现在这雪可是‘金子’啊。”如今已是“中国雪乡”周大姐家庭旅店老板的樊兆义笑得合不拢嘴,“我这里有15间客房,再加上个饭店,一年纯收入能有40多万元。”

  冰雪旅游引发的强大“蝴蝶效应”,让沉寂的山坳红火起来。昔日人们眼中的“雪灾”变成了“雪金”,当年反对“搞旅游”的伐木工变成了身家百万的老板,从“等靠要”的“冬闲”到“赚不停”的“冬忙”,一度深陷“资源危困”的林区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记者从当地政府了解到,雪乡旅游带动从业人员2600多人,带动相关旅游产值达5亿元。旅游业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林区转产分流、扩大就业拓展了平台,带动了种植养殖业、森林食品业全面发展。

  记者手记

  以生态优势推动绿色发展

  吴殿峰

  今年4月23日,黑龙江省委书记王宪魁来到位于哈尔滨平房区植树点,与省直机关干部和基层群众代表一道参加义务植树。他说,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推进生态龙江、美丽龙江建设,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绿水青山,共享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成果。

  黑龙江省长陆昊多次赴大兴安岭、伊春、森工总局等开展专题调研,他提出对生态环境要高标准保护好、利用好、将优势发挥好。陆昊说,黑龙江的森林、江河、湿地、冰雪等丰富自然资源,形成了突出的整体生态化优势,这种优势在全国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将愈加明显,为引入外部需求发展旅游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把生态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争取国家批准了以区域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规划,并纳入到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五大规划”发展战略中推进实施。

  “坚守生态红线,筑起生态安全屏障”,2014年7月~2015年6月,黑龙江省在木兰县率先试点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2015年9月16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全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工作进行了部署。目前,全省已经初步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

  同时,黑龙江省积极推进污染防治,打响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确保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不欠新账、多还旧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着力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目前,黑龙江省基本形成以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森林为主体,以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湿地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格局。全省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51个,其中国家级40个、省级84个、市级55个、县级72个,总面积达到了805万公顷。国家级数量列全国第一位。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占全省面积的17%,已超过14.84%的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同时,黑龙江省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26个、生态村16个。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使黑龙江省近80%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也使中俄跨界自然保护区网络建设初显成效。野生东北豹、

  野生东北虎分布区域由过去的7个市县扩大到现在的10个市县,种群数量稳定在12只左右。野生丹顶鹤种群数量已由2000年的500多只增加到现在的800余只,约占全国的2/3、世界的1/3。大森林、大冰雪、大湿地,多年退耕还林、退耕还湿等举措的实施,让部分地区“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景象得到重现。

  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人民群众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的向往为黑龙江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空间。黑龙江人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必须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