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控排产学研联盟成立仪式暨氧化亚氮减排技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图为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控排产学研联盟成立仪式现场。方琬夷摄
会议指出,中国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提出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争做得更好。这一目标首次将甲烷、氧化亚氮、含氟气体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纳入总量控制范围,标志着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向全经济领域、全链条综合治理纵深推进。
氧化亚氮排放控制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控制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控排措施、明确管控目标,为我国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控排工作定下基调、指明方向。
会议强调,“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控排产学研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的成立是贯彻落实《方案》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联盟应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凝聚各方力量,推动技术创新、标准制定、成果转化和能力建设,鼓励引导重点行业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减排转变,切实将《方案》目标转化为控排的实际成效,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专业力量。
据了解,联盟是在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指导下,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联同有关行业协会、企业、高校等共同发起成立。
下一步,联盟将组织开展己二酸、硝酸、己内酰胺等重点行业企业调研,加快研究制定工业氧化亚氮排放监测标准,推进本地化排放因子实测研究工作,推动产学研协同攻关,指导研发治理设备、催化剂并尽快投入实际使用,研究利用市场机制鼓励减排,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全方位助力国家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控排工作。
本次会议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指导,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主办。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重点企业和高校院所的代表参加成立仪式,并就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控制的技术路径与治理方向进行深入研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