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用智慧一张图 守护绿水青山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09-18 11:24:45 浏览()次

从宏观决策到项目准入,从产业布局到生态修复,江苏正通过一套精准、科学的“绿色标尺”,为高质量发展划定生态边界。近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设计、系统支撑及应用成效。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将生态保护、环境质量、资源利用等要求立在前面,为发展‘明底线、划边框’,实现生态环境‘源头预防’‘关口前移’。”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处长杨凯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分区管控,为高质量发展“明底线”“划边框”

江苏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通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管理制度,保障全省生态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今年年初,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江苏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到2035年全面建立和高效运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还配套制定了《实施细则》。杨凯介绍,《实施细则》包括方案制定发布、系统建设、调整更新、实施应用、跟踪评估和监督管理等6个方面内容,共提出18条具体要求。这标志着全省生态环境管理进入“分区分类、精细精准、预防为主、协同高效”的环境精细化管理新阶段,为守住环境底线、优化发展空间、提升治理能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江苏提供强有力、基础性的制度保障。

同时,江苏将全省国土空间划分为4570个管控单元(其中陆域4268个单元,海域302个单元),每个单元均制定差异化、精细化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明确准入要求、规范开发行为。

此外,江苏高度重视政策协同,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完善农业、生态、城镇等各类空间生态环境管控要求。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纳入地方立法,已将有关要求纳入《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中。

智慧赋能,数据印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而实施离不开强大的技术支撑。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副主任陈媛介绍,“江苏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综合服务系统”整合了全省4570个分区管控单元矢量信息,打通国家、省、市和外部门数据归集共享通道,将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污染源在线监控、视频监控、工况监控、用电监控等各种监测监控设施的数据集成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底图上,形成信息集成“智慧一张图”。

平台为企业和公众提供管控单元信息查询、选址选线环境可行性辅助分析等公共服务,实现了“环境容量预估”“项目准入预判”等功能。据陈媛介绍,目前平台注册用户已超6700个,累计访问13.3万人次,生成分析报告2.9万份,实现了管控规则“一手清”、研判结果“一键查”。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沈红军给出了一组数据:“十四五”以来,江苏国考断面年均水质已连续3年达到优级水平。2025年1月—8月,国考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为92.4%,继续保持优级水平;长江干流江苏段总体水质为优,12个干流国考断面水质均符合Ⅱ类标准;京杭大运河江苏段水质总体为优;主要入海河流90.9%的国考断面水质达Ⅲ类及以上。

在大气环境方面,“十四五”以来,江苏环境空气质量保持稳中向好,PM2.5年均浓度连续4年以省为单位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省生态质量保持基本稳定,生态质量评价连续4年为二类。对水质极度敏感的国家二级保护物种中国淡水蛏、背瘤丽蚌在全省多地发现;沙家浜湿地的鸟类从69种增至180种等,标志着江苏自2020年以来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生态韧性进一步增强。

落地见效,五年评估助推管控体系优化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如何指导实践?“在优化空间开发格局方面,江苏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科学指导各类开发建设活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磊表示,在建设项目选址过程中,必须充分衔接项目涉及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明确项目管控单元与准入要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实施以来,已指导全省102个线性工程优化选址,主动避让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和省级生态空间管控区,并采取无害化方式穿越,挡住或优化化工、冶炼、电镀、石化、玻璃、印染等行业的281个项目,充分发挥了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作用。

此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以来,保护了202个重要生态空间,有力推动了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修复,为推进美丽江苏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态基础。

与此同时,江苏正在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五年评估工作。五年评估从组织实施、成果管理、成果应用、监督管理四个维度共计15项指标开展系统评估,分析进展情况、问题清单、有关建议、后续工作计划等。

“衔接美丽江苏建设要求,本次五年评估在国家跟踪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就数据系统集成、区域流域管理方面成效创新开展评估。”江苏省生态环境评估中心主任庄新文表示,通过首次五年评估工作,将进一步完善江苏跟踪评估机制,总结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以来五年间各项工作进展和实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