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跑出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新速度 多方联动、全周期加速!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08-14 13:46:02 浏览()次

近日,黑龙江多宝山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士祥将印有“环评攻坚显担当 并联审批创速度”的锦旗和感谢信,送至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感谢生态环境部门在企业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鼎力支持与专业帮扶。

 

图片

 

多宝山铜业经济产值规模超千亿元,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市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自2012年正式投产以来,公司已累计产出优质铜金属21.62万吨,实现营业收入91.2亿元,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澎湃动能。

2025年,多宝山铜(钼)矿项目被列为省级重点建设项目,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强化对上协调和技术指导,市、县政府、部门“零距离”服务直达,精准识别企业需求,靶向发力、科学施策,为项目落地保驾护航。

“总量来源、季节对生态调查限制、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集中区域污染防治路线选取都是环评的难点问题,如果不能解决或者选择不当,企业前期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可能付诸东流。”项目负责人魏超城介绍了当时面临的困境。

为此,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迅速激活协同机制,创新构建起“省市县企”四级联动攻坚体系,由省生态环境厅领导一线推动,黑河市、嫩江市政府将此项目作为头号工程推进。涉及地市生态环境局下沉一线,常驻企业现场办公,组织专家成立专项团队,对项目每个环节进行反复校核、交叉验证。多宝山铜业公司也积极配合各级政府部门,深度开展技术方案的讨论与完善。通过多路径,一举打通了制约项目落地的核心矛盾。

在环评审批流程方面,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也将服务再度升级。在既有“绿色通道”“并联审批”等提速措施基础上,将服务阵地前移。在项目尚处于选址和环评报告编制阶段时,服务专员就提前介入,会同市、县生态环境部门共同踏勘现场,提出优化项目选址的合理性建议。邀请专家深度介入,将技术争议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进入审批受理环节后,开启“全周期”加速模式,技术评估、行政审查“平行作业”,高效协同,边公示边审查,边公示边审批,加快审批速度。

为确保大型资源开发项目的环保合规性与技术科学性,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还组织高规格技术团队,多次开展“组团式”上门服务,深入矿区一线,对关键设施选址进行全方位、多轮次勘查、比对和论证。与环评机构展开多轮深度研讨,“量体裁衣”,指导企业提前筛选最适合、最高效、最经济的污染防治工艺路线。通过深度的技术互动和严格的标准对接,从源头上降低了项目的环境风险,提升了污染治理效能,为项目建成后的长期稳定运行和合规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

通过一系列举措,最终,用时92天便完成了从项目环评报告书编制到受理批复的全部流程,跑出了重大项目环评审批的“黑龙江新速度”。

 

图片

 

近年来,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系统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职责,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环评审批服务领域坚持锐意创新、频出实招,持续擦亮“生态助企”服务品牌。从提前介入、容缺受理,到三个一线、同步推进、并联审批;从设立服务专班,到省、市、县、企联合集团作战,不断提升环评审批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全省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

“多宝山经验”为全省同类型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特别是矿业开发项目的审批服务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加速度”操作指南,将持续为黑龙江优化营商环境注入“绿色动力”,有力护航生态强省建设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向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