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安街发出绿色声波 在这场展览听见美丽中国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07-31 17:13:02 浏览()次

7月28日,“大地之歌・2025美丽中国纪事”星群展在北京俱乐部开幕,活动以独特的“星群”形式,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层面联动举办,通过艺术视角生动讲述“美丽中国”故事,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透过艺术实践与社会行动,转化为可感知、可触摸、可记录的现实。

 

用“声波”传递中国绿色实践故事

 

此次展览选择在北京国际俱乐部举办,有着特殊的考量。作为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的旧址,北京国际俱乐部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文化记忆:曾有15位外交部发言人在此向全球传递中国声音。展览借助这一历史场景,以“声波”作为隐喻,将百余个生态实践案例与未来提案的声音,在此空间叠加、回响并传播,以艺术方式讲述“美丽中国”的建设故事。

ZHOU4158.jpg

中国美术学院供图

 

开幕式上,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余应福,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办公室主任、二级巡视员韩慧,北京国际俱乐部党委书记曲柏华共同发布《美丽中国国际传播计划》。

余应福表示,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一脉相承,本质上都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对永续发展的追求。这一愿景不是一个国家的独奏,而是需要全球携手合作,以共识凝聚行动,用合作破解题。

“美丽中国的建设不仅需要科学的严谨,也需要艺术的想象力;需要数据的支撑,更需要土地的温度。”余旭红指出,中国美术学院在2021年成立美丽中国研究院,就是为了回应人类共同关切和时代命题,积极主动为“美丽中国”建设奉献艺术的能量。未来,中国美术学院将继续以艺术的方式讲述“美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美丽中国国际传播计划》将共建合作机制,整合北京国际俱乐部和中国美术学院的优势资源,打造独特展示空间,展示中国各地的优秀文化案例和生态文明实践成果,成为地方讲述“美丽中国”故事的窗口基地,让中国的生态实践与智慧跨越山海,走向世界。

 

“星群式”展览的巧思不止于“看”

 

100个实践案例和100份未来提案在展厅内一一呈现,带我们踏入了一个交织着生态智慧与艺术灵感的奇妙空间。

ZLM9165.jpg

中国美术学院供图

 

走进展厅,丰富的内容与独特的呈现方式让人眼前一亮。作为核心内容的“美丽中国艺术实践案例文献库”,精心挑选了34个省级行政区的百个案例。从新疆的生态牧区到浙江的海岛托老所,从云南的梯田到福建的庄寨,从西藏的手工坊到上海的文创园,从大都市的低碳建筑改革到偏远地区的留守儿童美育……这些案例生动展现了基层实践者的创造性突围,不同地理与社会语境下的生态文明实践路径与机制创新得以全面展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展览首次尝试“星群式”联动机制,回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性与系统性,围绕主会场延展出一系列具有不同侧重点、相互补充的分展,体现个体、社区、地方、全国、现实与未来的层层联动。其中北京主展区将持续至8月28日。

展厅一角的“美丽中国未来提案”区域汇聚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创新构想,从新型环保材料的研发到社区生态治理的新模式,一个个充满前瞻性的提案,展现了人们对未来“美丽中国”建设的美好期许与积极探索。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表示,“此次展览不仅是一场艺术呈现,而成为千万美丽中国建设者的共同舞台。这里没有旁观者,每一位走进展厅的人,都是美丽中国建设的见证者与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