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建立的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现在怎样了?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3-03-24 14:42:46 浏览()次

集聚近1000 家环保企业,年产值超148亿元,纳税超 2.2 亿元,营收超1亿元的环保企业有7家,业务涵盖环境检测认证、方案解决、咨询培训、技术研发等领域,实现环境服务业全产业链条发展。2011年以来,佛山市瞄准环保产业巨大的市场潜力,率先建立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以下简称“华南集聚区”)。通过“搭平台、建载体、广招商、纳贤才、优环境、强管理”等一系列举措,佛山市不断完善华南集聚区龙头引领、中小企业配合、科技创新驱动的全产业链条发展体系,推动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环保产业,走出绿色发展新路径

2010年,环保产业被确立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佛山市提前布局,提早谋划,推动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于2011年6月正式落户南海,成为全国首个以发展环境服务业为主题的“试验田”。

随后,环境检测认证、方案解决、咨询培训、技术研发、产品装备制造等环保相关行业企业开始涌入佛山,集聚区内的技术储备从最初的河涌整治、污水处理、废气治理等领域扩展到土壤修复、固废处置、工业节能改造等领域。

2012年,为推动产业发展,当时的南海区环保局率先在公益性、监督性监测领域中引入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每年由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承接南海多家重点污染源企业、VOC排放企业的监督性监测和多套污染源在线设备比对监测和内河涌断面水环境监测等任务。

不仅如此,南海区还专门设立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在南海区新成立的环保企业,并支持和奖励南海区环保企业走出南海,致力于将环保产业培育成为南海区支柱产业之一。“截至目前,我们分局已经出台了三版环保产业扶持奖励政策,并设立最高可达1000万元的奖励金额。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总工程师梁伟鹏告诉记者,通过不断增强对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南海区环保产业开始走上集聚发展的“快车道”。

目前,华南集聚区逐步形成了机制活跃、政策充分、结构优化、自主发展的环境服务业体系,为佛山南海乃至华南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及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2年3月,南海新经济小镇内的海逸科技产业园——华南环保数字化产业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正式动工。主体由4栋各9层、总高近60米的地标性大厦组成,是通过“工改工”将原本容积率只有1.0的低矮厂房,改造成为容积率3.5的工业载体,计划2023年建成投入使用。

在经济小镇内,原先破旧脏乱的厂房仓库,化身为一栋栋色彩鲜艳的建筑群,并形成运动、文化和汽车服务等三大产业集聚。基地投资建设方——广东海逸环保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涂航向表示,未来将重点布局环保数字产业和智能制造领域,通过聚能环保数字产业,搭建产商融合社交平台、整合平台资源、优化空间环境等,加快引进智能制造、环保数字等行业龙头进驻,打造华南最具特色的高端环保装备产业园区,助力佛山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集聚发展,让企业走上发展“快车道”

“2010年,我们将公司搬迁入瀚天科技城(华南集聚区所在地),第一时间享受到产业集聚发展带来的‘红利’。”广东柯内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柯内特”)首席数据官周东告诉记者,佛山环保产业有比较成熟的基础,加上生态圈层的培养互助互补,柯内特在集聚区内快速成长,更为重要的是产业的集聚发展,让他们在同行中汲取了技术的养分,发展的视野和眼光得到开拓。

在集聚区的这些年,柯内特从一开始以环保设备贸易为起点,逐步完成环保工程建设和实施、环保信息化集成、环境大数据服务的蜕变,在产业服务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取得诸多创新性成果。

总部位于集聚区的广东长天思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天思源”),成立于2000年7月,是国内较早从事智慧环保物联网的科技企业。从引进开始,集聚区就把长天思源作为重点企业进行培育。

长天思源董事长余阳表示,华南集聚区创建了一个利益共享的生态圈,这里的小微环保企业之间形成了互补体系。“环保产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有软件硬件,还有服务层面,以及融资等,佛山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有效推动了产业的发展。”余阳特别提到,近期,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将环保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切入点和发力点,并提出了六项措施赋能产业发展,让企业倍感振奋,“从事环保产业这么多年,第一次提到这么高的一个政策层面,并有具体的帮扶举措,大家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规范引导市场,推动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南海分局召开2023年首场环保产业供需对接会,聚焦生态环境自动监控和运维,55家企业围绕上下游产业链开展供需对接,6家企业当场达成合作意向。这是南海主动服务企业,提供优质环保技术资源和供需对接通道,助推企业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未来,南海区将充分整合资源,利用瀚蓝环保产业孵化器、南海新经济小镇环保新载体建设等,着力打造华南环境服务业集聚核心区,促进集聚区环保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优质的环保龙头企业,大力推动环境服务业的发展。

同时,进一步规划和落实环保企业抱团实现数字化转型,并输出服务助力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以推动环境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共赢”发展,推动南海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规范引导环保市场良性健康发展,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供给。”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梁杰介绍说,佛山制造业是中小微企业集聚的制造业,解决好、服务好中小微企业的环境治理问题、绿色发展问题,是佛山生态环境领域最大的营商环境,是最强的转型能力。

在规范引导环保产业发展方面,佛山将按照排污者付费、市场化运作、政府引导推动的原则,持续探索建立排污企业、治理企业、环境监管的三赢机制。围绕VOCs治理、活性炭更换、零星工业废水处理、危废收集处理等常见领域,建立供需双方直联机制,开展技术和企业推介,促进降低企业环保治理成本。

与此同时,进一步规范第三方环保服务市场。一方面是倡导行业自律,充分发挥环保产业协会等行业组织作用,推进行业自律,倡导诚信经营;另一方面是依法严厉打击环保服务市场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将环保第三方机构处罚结果纳入信用体系并广泛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