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领域院士齐聚服贸会 为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建言献策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2-09-05 14:37:46 浏览()次
  • “首届中国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院士论坛”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同期召开。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中国工程院院士、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侯立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段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刘文清,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贺克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吴丰昌等院士出席论坛。围绕废弃物资源化助推碳达峰碳中和、我国大气和水污染防治科技发展成果及双碳背景下的发展展望、“双碳”目标下生态环境监测科技发展机遇与挑战,以及生态环保产业的机遇与挑战等主题,五位院士做大会专题报告。

    image.png

    首届中国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院士论坛现场 中环报记者王亚京摄

    image.png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工程院院士 杜祥琬 中环报记者王亚京摄 

    杜祥琬院士作了“废弃物资源化助推碳达峰碳中和”主旨报告。他说,党的十八大在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教训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国家基本发展路径,十九大重申了这一发展路径。这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指明了绿色、低碳和循环的内在联系和互补关系。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长达几十年的科学的转型过程,需要全社会上下、各行各业的一致努力,其中“无废”也是可以助推“双碳”目标的。他举例说明了固废资源化利用如何助推双碳目标的实现。无废社会建设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发展的具体实践,是城市政府所期待的着力点和综合抓手,可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image.png

    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郝吉明 中环报记者王亚京摄 

    郝吉明院士作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发展成果及‘双碳’背景下的发展展望”主旨报告。他指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出发,采取了各项果断措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彰显了党和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经过近十年的艰辛努力,中国用不到10年的时间,完成了美国近30年的空气质量改善成效,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亮点。

    郝吉明院士全面系统介绍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科技支撑工作,并从立体监测模拟和污染成因的机理、重点污染源全过程控制技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科技支撑、长三角区域PM2.5和O3联防联控、珠三角区域PM2.5和O3协同防控六个方面系统梳理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科技成果,展望了“双碳”背景下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image.png

    中国工程院院士、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 侯立安 中环报记者王亚京摄 

    侯立安院士作了“我国水污染防治科技发展成果及‘双碳’背景下的发展展望”主旨报告。侯院士介绍了我国水污染防治取得的成效、团队在饮用水安全保障和污水处理方面开展的相关研究及成果、“双碳”目标下水污染防治科技发展的建议与展望。他指出,当前我国水污染防治措施之实、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为实现美丽中国梦奠定基础。进一步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继续实施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提升减污降碳协同度,更好适应新阶段发展需求仍面临较大挑战,统筹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image.png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 刘文清 中环报记者王亚京摄

    刘文清院士作了“‘双碳’目标下生态环境监测科技发展机遇与挑战”主旨报告。他指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在“十二五”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仪器专项和科技部的仪器专项的支持下,我国监测仪器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全国现有280余所高校都有仪器专业或者测控专业,专业人才培养取得较大发展。近年来光谱、色谱和质谱成为环境监测中的热点技术,设备国产化取得长足进步,关键元器件离子源、紫外激光器等卡脖子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目前研究团队重点聚焦一些卡脖子的技术开展攻关,例如全固态高重频激光光源、超高分辨红外傅里叶干涉仪、超高灵敏微电流计和反演算法软件等。

    image.png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贺克斌 中环报记者王亚京摄

    贺克斌院士作了“‘双碳’行动:生态环保产业的机遇与挑战”主旨报告,深入阐释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多层面战略意义。他指出,我国实现碳中和一百亿吨的减碳任务,需要从资源增效减碳、能源结构降碳、地质空间存碳、生态系统固碳和市场机制融碳五个方面去实现,这些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既需要国家的政策引导,更需要良好的市场机制。贺克斌院士分享了对于不同减碳路径的生态环境风险分析、新能源系统关键材料的综合利用、气候与环境协同治理技术体系等方面的思考。

    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激励生态环保科技人才的创新热情和动力,本次论坛上还向荣获国家科技奖励特等奖和一等奖院士颁发“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创新发展特别贡献”纪念章,向到会院士颁发“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功勋专家”聘书,为“2021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颁奖,以褒奖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做出卓越贡献的环保科技工作者,激励生态环保科技人才的创新热情和动力,大力弘扬产业创新文化。生态环保产业政产学研各界,在论坛上共同探讨生态环保领域发展新思路、新动能,共同营造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氛围。

    image.png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为杜祥琬院士颁发“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创新发展特别贡献”纪念章 中环报记者王亚京摄

    image.png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贾治邦为郝吉明院士颁发“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创新发展特别贡献”纪念章 中环报记者王亚京摄

    image.png

    北京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谈绪祥为侯立安院士颁发“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创新发展特别贡献”纪念章 中环报记者王亚京摄

    image.png

    image.png

    向到会院士颁发“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功勋专家”聘书,为“2021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颁奖 中环报记者王亚京摄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郭承站表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聚焦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碳”目标战略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等一系列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行业桥梁纽带作用,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强化精准服务,开展送信息、送政策、送金融、送技术、送标准、送法律、送培训、送认证、送合作、送温暖“十送”服务,全面服务企业,把服务做深、做实、做到位,以服务助企业、强行业、促发展。

    本次论坛是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的重要同期活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作为服贸会合作单位,于9月1日-5日在环境服务专题中设立“中国生态环保产业服务专区”。

    image.png

    参会嘉宾合影 中环报记者王亚京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