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元以“内部导师制”,盘活现有人才资源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2-03-18 11:49:52 浏览()次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有很高要求。基层生态环境部门编制较少、专业人员不多,在实际工作中面临较大挑战。如何不断提升生态环境领域干部职工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四川省广元市生态环境局结合业务能力提升行动,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推行“内部导师制”,着力实现帮出真本领、带出好作风目标,加快打造生态环保铁军。

“内部导师制”是一种依靠单位内部人才资源,通过“传帮带”方式,快速培养适合事业发展人才的培养机制。

一是优化组合配对。由党组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领导,组织人事部门、机关党委对干部职工个人素质能力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对参加工作不满两年、实际工作经验和群众工作能力相对不足、生态环保专业知识相对欠缺、岗位新知识新技术掌握较慢的年轻干部或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机关党建工作相对落后的党组织,纳入帮带范围。按照“强带弱”“先带后”“老带新”“上带下”的原则,对所有党员干部职工进行“内部导师”组织配对,落实帮带任务。同时,鼓励自荐认领,自由组合配对。实行“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导师帮带管理。

二是科学选择导师。遵循人尽其才的原则,打破年龄、行业、职务、身份、职称等界限,通过个人自荐、科室和部门推荐、组织遴选等方式,择优把政治素质过硬、事业心责任感强、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突出的学术人以及工作实绩实效突出的个人纳入导师库,由人事部门实行动态管理,按需调配使用。对因岗位变动、身体健康等原因无法继续开展导师工作的对子和只挂名不履行导师职责、帮带成效不明显的导师,以及不配合、不尊重导师的帮带对象进行及时调整。同时,把帮带效果作为干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三是结合实际设计载体。在综合管理领域,通过开展好公文、好调研、好信息评选,业务知识考试等方式,进行“一对多”帮带。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通过开展监测业务大比武、应急监测、监督性监测、环境污染纠纷投诉监测、实验监测比对等方式,进行“手把手、多对一”帮带。在生态环境综合执法领域,通过现场执法、执法大练兵、案件查处、应急处理、应急演练、案卷评查等方式,进行“一对一”帮带。在全面从严治党领域,通过落实主体责任、后进支部转化升级等方式,进行“多对多”帮带。

实行“内部导师制”,抓住了“人”这个关键,导师带着徒弟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在艰苦复杂环境、急难险重任务、一线为民服务中强化实践历练和作风培养,让经验相互传承、让知识相互融合、让能力点滴积累,使得基层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同时,有效推进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破解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问题。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依托党组中心组领(研)学、环保大讲堂导学、党支部带头学、党员干部自学等载体,让党员在理论学习中强信念、长本领。

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培养是人才工作的基础环节,引进是壮大人才队伍、改善人才结构的重要途径,使用是发挥人才作用、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所在,三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为让“内部导师制”发挥更大作用,笔者提出如下思考与建议:

一是必须细化标准要求,优选帮带导师。对照“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 的生态环保铁军建设标准,择优选用帮带导师,动态更新导师资源库,确保导师中既有先进典型又有基层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等。

二是必须聚焦短板弱项,精准科学结对。聚焦“缺什么、帮什么,差什么、带什么”,精准分析研判帮带对象的短板弱项。聚焦“怎么帮、怎么带”,全面评估、精确区分帮带导师的优势特长、经验类别。坚持“以老带新”,安排长期深耕基层一线的优秀干部帮带新进机关人员,帮其少走弯路;坚持“以强带弱”,盘活现有资源,帮助能力提升。推动形成师徒帮带、人人成才的良好局面,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三是必须创新载体路径,确保帮带实效。要确保“内部导师制”与时俱进,关键在处理好教与学、帮与带的关系。要结合生态环保工作实际,创新工作载体,让干部职工到基层一线去锻炼,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在勤学苦干、多思善悟中尽快成为行家里手,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