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应该怎么建?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2-01-21 21:04:28 浏览()次

   

  李后强教授(左)调研三江源河流。

  对学者而言,当研究成果被国家决策采纳时,无疑是巨大的喜悦。2022年1月4日,李后强教授就感受到了这种喜悦。

  在这一天,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印发通知,部署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李后强和他的团队为之振奋。

  为长江著学,为长江而呼。早在2020年12月,李后强和他的团队就专题报送了《关于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议》,并在媒体公开发表,阐释如何建、怎么建。

  沿着逶迤的山峦,从唐古拉山脉到崇明岛,从沱沱河到黄浦江,直达东海之滨。李后强和他的团队怀着对母亲河的隽隽情深,沿江而下,用步履梳理出长江星河灿烂的文化,梳理出厚厚的一部《长江学》。

  “长江学”研究缘何而起?

  对于李后强教授及其团队而言,长江意义非凡。生于斯,长于斯。李后强的所有研究成员,均在长江流域生活、学习,长江于他们,是一个刻骨铭心的词汇。

  “我出生在长江三峡附近的云阳龙洞乡。小时候经常在长江里游泳、钓鱼、乘船,在长江岸边放羊、割草、栽树。父亲是设计和打造木船的‘水木匠’,所以我在长江上活动的时间很多。”李后强的回忆里带着一股沉思。在他的讲述中,人们仿佛能看到江水涨落与四季轮替。

  童年的李后强,常常看着水中鱼和江上船,常听村里的老人谈论长江的故事。江水滔滔,枕着长江的怀抱,一个孩童就此长大。

  由于三峡大坝修建,不少农家迁移到山腰或外地。对于生在云阳的李后强而言,内心难免惆怅、难舍。“随着中央提出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我们发自内心地高兴与拥护,一份新的希望从此在长江人的心中发芽。”李后强说。

  “长江有着母亲般的情怀和温暖,让我们总是想为她做点什么,以表达内心的感激和敬意。”这种情感,成为一根纽带。

  2015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成立重大课题组,要推出《巴蜀江河传》丛书。李后强和他的团队开始了对大江大河的系统研究。

  而真正把长江研究上升到“长江学”的想法,始于2019年。

  2019年4月,李后强在第三届(宜宾) 长江经济带发展高端对话会上发言时提出,应建立“长江学”,并把“长江学”定义为研究长江流域历史、地理、文化、经济、生态、水利、治理等问题的综合性交叉学科,重点研究长江演变规律和特点,为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提供服务,主要是为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学理支撑。

  这一思想通过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媒体发出后,引起较大反响。

  2019年12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举办第一届“长江学”学术研讨会,激发了李后强与团队撰写出版“长江学”专著的想法。于是,2020年3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研究决定将其作为重大课题立项。

  启动长江溯源调研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长江活力无穷,从源头到入海,奔流而赴,生生不息。

  青藏高原腹地,有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因源源不断为长江、黄河提供巨大水量,而享有“中华水塔”之美誉。

  为了研究长江,李后强教授先后多次带领研究团队赴长江源头及其沿线进行藏文化与江源保护调研。

  当地人告诉他,藏民族崇拜自然、敬畏自然,藏文化里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保护思想,对山、水、林、草充满敬畏。“这实质上就是保护山水、保护草原森林,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朴实无华的实践。”李后强说道。

  步履不停,团队一行沿岷江顺流而下,对长江上游段开展调研。巴蜀地区有着“千河之省”的美誉。千百年来,人们亲近河流,歌唱河流,尽享江河之利。

  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水而生的文化,它以江源文明为主线,以岷江水系、金沙江水系、嘉陵江水系、大渡河水系和涪江水系为文化走廊,形成扇形辐射状文化通道,将盆地文明与盆周文明紧密联系,成为一个巴蜀文明的天然共同体。

  然而,在长江上游巴蜀地段参加实地调研工作时团队发现,“在20世纪90年代,巴蜀江河由于水电截流,加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一些大江大河受到污染。一些支流甚至河床干涸,鱼苗绝种。”李后强说,保护议题,多么紧迫。

  滚滚长江东逝水。跟随长江律动的足迹,研究团队也来到长江下游地区调研,这里有着海纳百川的吴越文化。

  吴越文化区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地理范畴上主要包括今江西东北部、安徽、浙江南部、江苏、上海南部。这里的文化濒海临江,河湖众多,水网密布,草木繁盛,具有“水乡泽国”的地理特征。吴越文化中代表性的文化有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以及近代衍生的海派文化。

  怀揣着促进长江经济带建设的热望,李后强和团队从长江源头走到了长江入海口,遍访长江流域省市县,察看实情和收集资料,用脚步铸就材料的精深,用情怀拓造文字的虔诚。

  长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亟待激活

  江河是文明之源,纵观人类古代文明,无一不是起源于江河或者海洋。

  “长江与黄河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和价值,二者互补性很强,他们共同构成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双链结构,二者之间通过支流和山脉发生耦合作用,形成‘江河文化双联体’,使中华文明连续五千年不断代。”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类比研究,李后强和团队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这为中华文化自信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学理解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进表示,“目前,长江流域一些古老的文化艺术、习俗风尚、生产方式等逐渐消失,甚至濒临失传,如果长期任由这些文化形态消失,就很有可能造成中华文明的局部断代,影响到中华文明的完整性。因此,急需采用国家公园的方式予以保存、保护。”这和李后强教授的“江河文化双联体”观点不谋而合。

  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保护母亲河和补齐文化短板的需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而对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部署缓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政办副主任张永祥表示,“既然长江与黄河都是母亲河,也应该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

  而且,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相比,长江文化带建设相对滞后。2016年印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中没有涉及长江文化建设问题。

  李后强谈及此说道,“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也是补齐文化短板的需要。”

  长江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标志性象征。

  李后强表示,“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对于丰富完善国家文化公园体系,做大做强中华文化重要标志,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标识的传播度和影响力,向世界呈现绚烂多彩的中华文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蜿蜒长江流淌了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共计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域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8.8%,是中国第一大、世界第三大流域。长江经济带集聚的人口和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均占全国40%以上,是我国经济中心所在、活力所在。

  李后强说,“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可以充分激活长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系统阐发长江文化的精神内涵,深入挖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

  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需做哪些准备?

  “早在2020年12月,李后强教授曾将《关于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议》文件报送给四川省委省政府,而近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使‘长江学’团队的建议变成了现实。”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廖冲绪研究员说。

  建设长江国家公园是一个系统“大工程”,必须加强研究论证和规划,建设前要先做好哪些准备?

  对此,李后强提出三方面建议。

  首先,要尽快开展长江文化资源的全面调查和认定,摸清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文献等重要文化遗产底数,对濒危遗产遗迹遗存实施抢救性保护。

  比如,继续完善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大力保护长江流域戏曲、武术、民俗、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长江流域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和传承创新,积极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积极开展长江文化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建立长江文化走廊,开辟长江文化旅游线路。

  其次,整合长江文化的研究力量。建设跨学科、交叉型、多元化的创新平台,成立“长江黄河研究会”,深化“长江学”研究,形成一批高水平学术成果。系统研究梳理长江文化发展脉络,开展长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系统阐发长江文化的精神内涵,建立沟通历史与现实、拉近传统与现代的长江文化体系。

  最后,加强长江题材的精品纪录片的创作和长江文化的宣传推广活动,支持长江流域地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深入开展多种形式人文合作,倡议发起“世界大河文明论坛”。

  做好上述准备工作后,针对如何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李后强也提出建议“可以分为5个主题区”。

  长江全流域主题区,主要展示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楚文化,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以及长江流域独具特色的世界稻作文明,发源于长江的蚕丝业、苎麻织业文化等。

  长江上游专题区,集中展示长江源头的藏族文化和游牧文化,金沙江流域藏羌彝走廊文化,长江上游的古蜀文化、酒文化、红色文化(特别是长征文化)。

  建设成就展示区,主要展示长江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成就,用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世界江河文明交流主题区,主要展示尼罗河、恒河、多瑙河、莱茵河、伏尔加河等流域文明的交流互鉴与合作。

  “最后是长江生态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体验区,采用现代科技,特别是‘元宇宙’相关方式让观众参与到生态保护和传统文化模拟活动中,加深对长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李后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