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用大练兵将全市执法力量拧成一股绳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1-10-28 19:22:34 浏览()次

 “多年来,全市不到200名执法人员要负责大量的环境执法监管工作,仅信访投诉每年就要处理2000多件。机构改革后,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机构共核定547个编制,通过充分发挥执法大练兵这一主线的牵引作用,将全市执法力量拧成一股绳,破解了生态环境执法领域的几大难题。”江西省赣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叶苞九对记者说。

  叶苞九所说的几大难题,就是环保机构改革前,薄弱的执法队伍呈现出的年龄结构老化、专业人员匮乏、执法设备和经验不足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赣州市执法难以全覆盖,执法能力区域不平衡,执法工作难免存在漏洞。

  赣州市是江西南部的屏障,由20个县(市、区)组成,是全省最大的设区市。作为赣江、北江、东江三江之源,加强环境执法,守护源头良好生态环境,尤显重要。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开展以来,赣州市生态环境局积极营造“学业务技能、当岗位标兵、打好攻坚战”的练兵氛围,按下生态环境执法“快进键”,全市执法水平更上新台阶。

  “学习+实战”常态化,补齐本领短板

  “执法人员要会执法,只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储备,心中才有底气去查别人。”赣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傅小新就如何加强环境执法大练兵时表示,要通过不断学习去克服知识本领恐慌,确保现场检查精通、法律适用准确、制作案卷无误。

  为了破解知识恐慌,今年以来,赣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派出业务骨干,邀请相关专家,就在线监测执法、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排污许可证后监管及其他执法领域重点难点等进行多次现场授课。

  “2020年,我调入生态环境系统,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以前从来没见过,对如何开展现场检查一窍不通。通过参加执法业务培训,再也不似‘无头苍蝇’一般,为今后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章贡执法大队负责人赖正源直言。

  垂改后,赣州市生态环境局要求,新考录新转隶人员岗前必培训,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执法业务培训,并邀请法律专家进行现场授课,开展交流座谈,用理论考试检验学习效果。

  同时,赣州还通过实战练兵进一步检验学习效果,督促执法人员补齐本领短板。

  2021年初,赣州市20个县(市、区)有多半达不到移动执法人均使用率要求,这成为制约工作的一大短板。执法大练兵活动开展以来,赣州在实战练兵中重点抓移动执法平台,市县锁定一盘棋,对市县两级执法人员进行移动执法系统培训,并安排专人实行“每日一调度、每月一通报”“点对点”督促指导,营造“你追我赶”的移动执法使用大比拼氛围。

  “原来,我们不熟悉移动执法系统的操作流程,对各功能模块了解不全面,想用又不敢用。经过市里的专项培训和指导,现在使用起来已经得心应手,对定位签到、亮证告知、证据资料、笔录制作、打印分享、办结归档等工作流程都很熟悉了,移动执法系统月人均使用率从0到7.08,排名从倒数上升到全省第十三。”兴国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刘龙春说。

  据介绍,今年8月,赣州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全市执法业务骨干进行实战比武。通过设定模拟执法现场比发现问题能力、比移动执法设备使用熟练程度、比相关文书制作水平,把敢于发现问题、善于查案办案的执法能手推送到赣州环境微信公众号“执法铁军风采”专栏,用榜样力量激励共同进步。

  “帮扶+评审”全覆盖,助力素质提升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个县(市、区)一直存在执法能力不平衡问题,部分地区还很弱,我们市局作为领头羊必须想办法改变这个局面。”叶苞九在今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动员部署时就这个问题吹响“冲锋号”。

  随后,赣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分成5个小组,分片对20个县(市、区)进行帮扶指导,内容包括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领域所有日常及专项工作。

  “今年8月,我们县在畜禽养殖执法中遇到了难题,因疫情防控需要,执法人员进入畜禽养殖区前需进行数天隔离,这给检查和取证带来极大不便,我们就请市支队分片帮扶小组过来指导。他们现场教我们采取无人机航拍非现场执法方式进行检查,既清晰查清了企业排污口设置、废水排放、固废堆放等现场情况,又避免了接触养殖区域,降低了畜禽感染风险。”全南执法大队曾晋颇有感触地说。

  在帮扶执法的基础上,赣州还通过环境执法案卷评审促进执法经验增长。2021年,赣州市从每年召开一次市县两级生态环境执法案卷评查交流会转为每季度召开一次,每次会议有近80名执法业务骨干参加。

  “做出这个改变,是因为案卷评查是提高办案质量的有效载体。通过这一载体,在交叉互评中查找纠正问题,协同解决疑难杂症,获取宝贵的执法经验。”赣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机关党总支专职副书记郭俊萍说。

  同时,赣州市还在案卷评查过程中建立办案能手库,入库人员采取“每周一议”(语音视频互动)、“每月一审”(电子阅卷)的灵活交流模式,对全市重大疑难复杂案卷进行审议、对办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出具指导意见、对案卷办理程序等研究制定统一规范、参与跨区域案件审查工作。

  “2021年5月,我们查到一家无名加工厂涉嫌非法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活动。蓉江大队是机构改革后新设立的,只有几个新录用新转隶执法人员,没有办案经验,不知从何下手。”蓉江执法大队钟茗介绍说,于是,我们立即咨询办案能手库成员,他们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和电话,指导我们要从哪些环节入手去调查取证,在查清违法事实后手把手指导法律适用问题。”

  “确定这是一起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后,他们又给我们发来规范的法律文书样本,最终该案顺利移送公安刑事拘留。”钟茗表示,这一过程多亏了办案能手库这个智囊团。

  “交叉+联合”解难题,打破区域封闭

  “全市20个县(市、区)的产业布局和结构差异大,当地执法人员因长期在同一地域开展执法,容易出现仅对某一类型企业拥有丰富执法经验而缺乏其他类型企业执法实践等问题。”赣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执法四科科长陈莲花说。

  机构改革后,赣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总揽全局,实时分析研判执法工作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敏感区域,抽调县级执法机构业务素质高、工作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组成联合执法队伍,打破区域封闭,形成执法合力。

  2021年9月,赣州全面启动跨区域交叉执法检查行动,来自20个县(市、区)的60余名一线执法骨干聚焦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对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发起凌厉攻势。

  “9月8日晚8点30分,信丰县交叉执法检查组与我区汇合,一起研讨对某造纸企业水质在线监测仪器的检查方案。当晚12点,检查组采取‘三不一直’方式,对上述企业突击开展全方位夜查。”章贡执法大队负责人赖正源认为,这样穿行在夜里的执法,只是交叉检查组的一个小缩影。

  “支队帮扶小组成员钟振东、曾贤健在交叉执法期间,发现我辖区某企业存在涉嫌非法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违法行为,连续两天通宵指导我们制作笔录、固定证据,将企业违法犯罪事实固定下来,让我们学会从多个方面看待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大队执法水平。”赣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檀明说。

  通过本次交叉执法检查,特别是以科技创新手段助力生态环境执法的经验做法,赣州市各县区执法人员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进步,有效弥补了属地监管的不足,快速提升现场执法能力和工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执法人员不会查、不敢查、不想查的风气。

  “交叉执法检查期间,赣州市共出动执法人员795人次,检查企业219家,发现问题企业119家。”赣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王崇任表示,通过联合练兵,打造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铁军中的主力军。

  今年1月至9月,赣州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44起、处罚金额3260.1万元,办理四个配套办法案件73件、其中移送公安拘留35件,均比去年同期翻番,以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成效充分检验了执法大练兵活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