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长葛市大周镇还来简单应付这一套?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1-04-22 13:24:51 浏览()次

  4月17日上午11时15分,河南省协调联络组收到了来自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的一封督办函:请组织相关部门协助查实大周镇是否存在临时对企业采取关停措施、临时补充完善政府会议纪要、临时对空气质量检测站点采取重点管控措施等应付督察的情况。

  历经这么多轮督察,难道还有地方为应付督察采取“一刀切”?

  时间回到4天前,督察组收到了这样一通电话。

  群众举报在哪儿,督察组就可能在哪儿

  4月13日下午15时48分。“您好,请问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吗?我想举报,许昌市长葛市大周镇因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的到来,上级部门要求当地企业全部停产。”督察组在信访间收到这样一条投诉。

  督察组来了,就关停企业?督察组两名成员组成机动组,决定4月14日一大早去大周镇一探究竟。

  第二天一大早,督察组成员不打招呼,直奔现场。历经两个小时车程,督察组成员终于抵达大周镇产业集聚区。

  现场勘察发现,附近几家打铝米、铜米的企业都关了,但区域内还有一些规模以上企业正常运转。

  路上,督察组成员与一家企业负责人聊了几句。“你们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的?你们第一周不是不下沉的吗?”在得知督察组成员身份后,他表示很诧异。

  “谁说我们第一周不下沉的?你们不要试图摸清我们工作的套路。”督察组成员当即表明态度,“我们是来帮地方解决环境问题的。找规律、摸套路,对我们不管用。群众举报在哪儿,我们就有可能在哪儿。”

  第五督察组其实早有准备。4月6日,督察组成员一到驻地,就成立两人的机动小组,打破往常“套路”,准备针对一些违规生产的企业和不合理的地方做法,“打个措手不及”。

  以“迎接督察”为名开展常态化攻坚?还是巧合?

  但是,地方企业怎么会如此熟悉督察组的节奏、安排?带着这个疑问,督察组成员决定顺着这条线索再往深里查、往实里查。两人决定再去大周镇政府探探。

  刚进办公室,和有关负责人没聊一会儿,督察组成员就瞥见办公室桌子一角,一份文件上赫然写着“大周镇迎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应做的主要工作”。发现事情不简单,督察组成员立即起身将这张文件抽了出来。

  “打铜米、铝米,打钢丝,筛选铝屑,拆解涉油污电机,一律停产……”文件的第二条这样写道。

  “政府会议纪要完善……”文件第九条写道。

  看到这样的一行行文字,督察组对此高度重视,立即对企业进行调查询问。当督察组问到这是什么时候制定的文件时,相关负责人表示,“安排这些事我知道,什么时候制定的我不知道。我们不是为了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专门弄的,平时也做这些工作的。我们叫‘环保攻坚月’。”

  但记者在大周镇唯一官方公众号“创业大周”上检索,自2018年以来,“环保攻坚月”这个说法第一次出现是在十几天前的4月2日,之前未曾有相关提法。

  “这个‘攻坚月’是我们自己开展的,市里要求我们常态化攻坚,是我们今年才开展的,之前叫‘散乱污’整治,根据时间、环境的不同,叫法也不一样。没有制定‘攻坚月’的方案,根据重点工作任务开展。”有关负责人这样解释。

  “那么,关于文件中的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管控,怎么解释?”

  相关负责人解释得很勉强:“也是常态化监管。”

  唯一的“套路”就是从群众的利益出发

  通过现场勘察和调查问询,督察组认为许昌市长葛市大周镇存在临时制订工作要点、简单应付督察的情况。

  不论是让企业进行环保设施升级改造,还是取缔“散乱污”企业,地方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借着“迎接督察”的由头,则是“把好经唱歪”,更是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高级黑”。

  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总协调人郭伊均表示,如果企业存在问题,那么地方政府应力促整改,而不是借督察之机,临时“抱佛脚”,让企业关停。如果只是常态化监管,更不应该以“迎接督察”为名,抹黑督察工作。

  从一通电话到一纸督办函,此次督察组创新的工作方法大幅提高了为群众办实事的效率,缩短了解决问题的时间。

  从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至今,5年来的经验显示,督察工作唯一的“套路”就是从群众的利益出发。

  “群众的声音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金矿’,每一通电话,每一封邮件,都需要重视。”郭伊均表示,“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及时、有效解决一批突出的环境问题,就是我们的套路。”

  4月20日18时,河南省协调联络组就大周镇有关问题现场核查情况做出了最新反馈。调查显示,大周镇对78家企业及个体经营户采取了临时停产整改措施,属实;大周镇党政办公室确实对班子会记录进行了临时补充完善行为,属实。

  接下来,长葛市委将会对核实发现的问题依法依规依纪严肃处理,引以为戒,坚决禁止相关恶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