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世园会:闭幕不说再见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19-10-10 12:09:04 浏览()次

  中国环境报记者王亚京摄

  ● 503公顷的园区、162天、934万入园参观人次

  ● 11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34个独立展园、7个联合展园

  ● 整个园区保留了近5万棵各种原生树木,新栽植了5万棵乔木与12万棵灌木。

  中国环境报记者 文雯

  503公顷的园区、162天、934万入园参观人次……留下一帧帧珍贵记忆、一个个精彩瞬间、一幅幅美丽画卷,2019北京世园会在闭幕式“收获的礼赞”中落下了帷幕。

  这座荟萃世界园艺精华的“百园之园”不仅成为中国向世人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舞台,而且以花卉园艺为媒,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昭示着一个古老东方大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和信心,更为人类提供了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方案。

  一场展示生态文明成果的绿色盛筵

  10月7日,北京世园会最后一个开放日,游客并未减少。国际馆门前,观众们排起长队等待参观,场面依旧火爆。

  遥想162天前,长城脚下、妫水河畔,以“绿色生活 美丽家园”为主题的2019北京世园会向海内外的观众们敞开了大门:

  一山、一湖、一阁、一镇、四馆、一剧场、两轴、多片区的特色景致;11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34个独立展园、7个联合展园,让北京世园会成为有史以来国际参展方数量最多、展现内容最全、展示效果最好、办会影响最广的A1类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世界园艺史上留下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印记”,为今后办好A1类世园会立下了标杆。

  这里,汇集了全世界园艺的精华。

  荷兰的郁金香、新加坡的胡姬花、中国的牡丹……花团锦簇,清香四溢。不同维度、不同海拔的特色花卉园艺产品汇聚一堂。植物馆600多种珍贵植物,展现了“植物王国”的多彩魅力。

  这里,创新技术与绿色环保结出了丰硕成果。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展区,一个个可移动式的回收集装箱进行改造后,结合LED人工光种植技术、新能源农业物联网环境控制等,打造成了一个模块集装箱植物工厂。

  整个园区运营管理使用5G技术,小到一个即将装满的垃圾桶,也会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显现出来。

  这里,处处都有生态文明的理念。

  登上2019北京世园会的制高点——永宁阁,回望中国馆,俯瞰全园,天田山繁花似锦,妫汭湖碧波荡漾,隐隐可见远处群山上长城蜿蜒。整个园区同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生态优先”是北京世园会从规划、设计、建设到运营各阶段一以贯之的理念。整个园区保留了近5万棵各种原生树木,新栽植了5万棵乔木与12万棵灌木,依托原有山水肌理,园区将山水林田湖草相融合。各个场馆设计建设集低碳、节能、环保为一体,创造了绿色展览设施的典范,被评为北京绿色生态示范区。

  对此,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主席奥斯特罗姆称赞说:“这届精彩的世园会告诉世界,绿色的生活意味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盛赞中国是绿色发展的典范,并高度评价中国政府重视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一条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缤纷“丝路”

  在园区,一条以“一带一路”为设计理念的绿荫游赏带串联起几个场馆。这条名为“丝路花雨”的绿色长廊象征着一条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实践、共享生态文明成果的绿色“一带一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汲取自身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同时,努力将中国绿色发展的成功经验带入世界发展事业之中,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

  四月的星空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发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倡议。“我们要维持地球生态整体平衡,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向全球释放出本次世园会倡导的鲜明理念:“我希望,这片园区所阐释的绿色发展理念能传导至世界各个角落。”

  国际馆“登陆厅”主题为“水润万物”的展览通过动态投影、机械装置以及细腻的剪影雕刻等,讲述了“一带一路”沿线通过园艺交流与传播带来共同繁荣的故事,引得无数游人驻足观看。

  162天里,3284场中西交融、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吸引国际友人20万余人次。

  2019北京世园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的多边交流和务实合作,而且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的朋友圈和世界影响力,一条缤纷的生态文明“丝路”正在绽放光芒。

  一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探索

  1999年,以“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为主题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成功举办。从昆明到北京,A1级世园会再度呈现。但是二十年间中国生态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7年,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地球卫士—激励与行动”奖;2018年,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也荣获这一奖项。2019年“地球卫士奖”被颁发给了中国互联网环保项目“蚂蚁森林”。

  连续三年,中国绿色创新项目和环保人士荣获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奖项。这是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肯定和认可。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认为,中国的实践和经验正在给各国带来启示。

  走绿色发展之路,中国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提供了新的方案。在中国馆出口处,巨大幕墙为游人呈现出一幅幅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立体影像。从浙江鲁家村到河北塞罕坝,再到长白山保护开发区,观众看到了荒山披绿衣,看到了碧水绕城来,体会到中国绿色发展的骄人成就。

  通过北京世园会,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再次为世人广泛接受,被世界高度关注。

  庄子云:“秋落叶,春已始,起伏循环,天道也。”经过短暂的告别后,北京世园会园区将被打造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基地,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奥运会服务保障基地等,开启新的篇章。

  就像洛塞泰斯和奥斯特罗姆所说,相信北京世园会将极大地弘扬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丰厚的绿色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