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环境日 奋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新征程
作者:编辑部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3-06-05 11:30:14 浏览()次

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江河重新成为鱼儿嬉戏的家园;从塞罕坝林场到库布其沙漠,沙地从荒凉苍茫变为绿意盎然;从京津冀到粤港澳大湾区,一度灰霾的头顶重现蓝天白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新征程上,亿万中国人民已经书写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动人篇章,并正昂首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水波荡漾、草木葱茏。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尼洋河大桥,听取雅鲁藏布江及尼洋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情况时强调,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重要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统筹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守护好这里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生机盎然。雅尼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林芝市巴宜区和米林市境内的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交汇处,水面海拔2920米。中环报记者邓佳摄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贾小华告诉记者:“党中央将西藏生态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西藏的生态不仅仅是西藏的生态,更是全国的生态、世界的生态。”

“近年来,西藏主动开展全自治区130个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考核监测,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让群众喝上放心水。”贾小华说。

洱海边“立此存照”,嘱咐一定要改善好洱海水质;秦岭深处察看自然生态,叮嘱当地当好秦岭生态卫士;西溪湿地步行察看,思考“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习近平总书记走到哪里,就把建设生态文明的观念讲到哪里,强调对生态环境问题扭住不放、一抓到底,不彻底解决绝不松手,映照着狠抓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担当。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近年来统筹推进苍山洱海一体化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洱海水质连续3年评价为“优”。中环报记者牛秋鹏摄

 

为当代计,为万世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中华大地正展现出天蓝地绿水清的亮丽新景象。

从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到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提出“双碳”目标,到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相继出台,一批可再生能源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正成为新风尚,留下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足迹。

守住绿水青山,还要明确底线红线。如今,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更健全、生态环境执法更严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共识和行动,各地坚持探索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路径。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祁连山由曾经的“千疮百孔”变为满山苍绿;云南杞麓湖由“无序开发”到“有序退出”;桂林山水从非法采石采砂到再现“甲天下”美景……

生态兴则文明兴。随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扎实推进,我国正在积极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开启高质量发展绿色“密码”

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党的二十大鲜明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星联CSVA摄影师胡革非是一位星空爱好者,在他看来,拍摄星空的初衷不仅是好看,更是想呼吁生态环保。

近年来,摄影爱好者们在北京故宫午门、首钢园、天坛、鼓楼、国家大剧院、古观象台、大运河森林公园等多地都拍到了“星轨”,这表明空气质量非常好、透明度非常高。

党中央关于京津冀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符合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京津冀地区坚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关键时期的生动写照。

 

大连旅顺小黑石星轨。赵晓宇摄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从源头上减少燃油污染排放……如今,人们普遍感受到蓝天白云的好天气正在成为常态。

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水质持续为优,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辽河流域水质良好。其中,长江干流持续3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黄河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一泓清水,来之不易。

将占陆域国土面积30%以上的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并严格保护,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有效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我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不断加大。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我国不断用新的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是掠夺自然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困守青山的“缘木求鱼”。

在广东省茅洲河畔,曾经的“黑臭河”变为“亲水河”,老旧的工业物流园变身为科技展示与生态体验交融共生的科技公园,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高校相继入驻。从“卖资源”到“卖风景”,如今浙江省象山县真正把“风景”变成“产业”,将“美丽”转化为“生产力”。

在生态空间占比低、开发强度大、自然基础薄弱的背景下,寻求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统筹,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站在新起点上,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才能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

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

“我们应该携手努力,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2022年12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开幕式致辞,为会议成功注入强大政治推动力。

大会在主席国中国的引领下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是中国勇承重担与各方合力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2022年12月19日凌晨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今后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新蓝图。中环报记者邓佳摄

 

从全力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到携手各国应对气候变化,从推动各方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到助力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中国始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努力把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

在《湿地公约》认证的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我国13个城市入选,是全球入选“国际湿地城市”数量最多的国家。顺利完成《斯德哥尔摩公约》要求的全面淘汰20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履约任务,面向发展中国家开展履约技术培训和能力建设……这背后,是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式生态路径。

中国在发展道路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10年来,中国以年均3%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GDP增速,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4.4%,绿色逐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一花独放不是春。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征途上,中国通过南南合作和绿色“一带一路”等多个机制和平台,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修复生态环境等可持续发展能力。

能让长颈鹿“昂首通行”的肯尼亚蒙内铁路、阻止撒哈拉沙漠南侵的非洲“绿色长城”防护林带、不排放温室气体又缓解“电荒”的中企承建东非最大光伏电站……一个又一个中外合作项目,把保护地球的理念落到实处。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建设了覆盖近万平方公里的天地空一体化监测体系,实现对野生东北虎豹及其栖息地实时监测,为保护巡护提供了大数据支撑。中环报记者邓佳摄

 

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坚实基础,是建设生态文明、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目的所在。中国正携手世界各国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