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良
作者:编辑部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08-21 10:49:20 浏览()次

2024年以来,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集团)借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模式,立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施工项目特点,创新环境监管模式,组织开展了中交集团生态环境保护督查,成为较早主动组织内部生态环境保护督查的央企。

谈及开展内部督查的心得,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告诉记者,经过督查,“生态环保必须严肃对待”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我要主动抓好环保”的自觉开始养成。

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

中国环境报:中交集团作为一家建筑施工类央企,为什么要组织开展集团生态环保督查?

宋海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有人认为中交集团并非生产型企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限于扬尘、废水及噪声等,而在偏远地区的项目则无需特别关注环保,甚至还认为“建筑企业不是环保主战场,简单应付一下环保检查就可以了”。

对这样的错误认识,中交集团党委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开展环保合规性整治和专项帮扶指导,引导重视环保、抓好环保。党的十八大以来,中交集团党委认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认识到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随着时代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充分认识到必须改变偏重生产经营、忽视生态环保的旧观念。

为此,中交集团党委进一步统一思想,作出组织开展集团生态环境保护督查的决策,旨在通过督查传递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工作的信号,推动集团上下更加深刻理解和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也希望通过督查切实传导压力,努力实现“三个减少”,达到“四个提升”的目的,即减少生态环境污染行为、减少被处罚和通报发生数量、减少生态环境负面舆情,提升集团上下生态环境意识、提升集团上下生态环保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提升集团上下做好生态环保工作的能力、提升集团重视生态环保工作的正面影响。坚决扛起央企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自觉践行绿色环保行动。

中国环境报:请介绍一下中交集团生态环保督查开展情况。

宋海良:去年4月以来,中交集团选取了一家二级单位开展综合督查,并对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和黄河流域有关省份在建项目开展专项督查。督查组邀请生态环境部有关专家,严格对标对表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规定,坚持“既看病又抓药”、督查与帮扶一体推进原则,以点带面分析产生各类生态环境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提升相关人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截至目前,集团下发整改通知单85份,反馈问题584条,形成典型案例4个,开展宣贯培训、帮扶指导70余次,梳理环保亮点工艺工法143项,制作警示宣传片一部,有力推动了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中国环境报:中交集团生态环保督查有什么特点?

宋海良:当前开展的督查工作做到了“五个坚持”。

坚持把讲政治放在首位。作为国资央企,讲政治是必然要求。生态环保督查不仅是环保业务落实,更是“政治体检”,是对“政治三力”(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全面检查。督查中,督查组既通过帮扶指导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达国家有关部署以及集团生态环保要求,又通过谈话问询紧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坚持严的基调和问题导向。我们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担当精神、敬畏精神,坚持问题导向。明确中交集团生态环境保护督查纪律要求,要求各督查组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下达督查整改通知书,切断说情环节,形成生态环保典型案例并紧盯整改和帮扶。

坚持充分借助外部专业力量。我们邀请了生态环境领域相关领导、专家参与其中,既充分利用专家的业务知识解答项目一线提出的疑惑,又充分发挥专家的“第三方独立审核作用”精准指出问题。此外,还密切了与各级监管部门的联系,更加准确地领会和把握国家政策要求。

坚持查帮一体推进。督查组坚持督查与帮扶一体推进的原则,参照生态环境部强化监督帮扶等工作标准查找问题,借助外部专家提出解决方案,实现“指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方案—举一反三”的闭环。

坚持查找亮点工艺工法。在查找问题的同时,我们立足行业特点,针对项目投资、设计、施工、运营等阶段,注重挖掘项目的节能环保工作亮点,形成亮点工艺工法清单,便于集团所属单位互相学习借鉴,不断探索和完善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管控措施和方案。

中国环境报:中交集团生态环保督查取得了哪些成效?

宋海良:总的来讲,督查初步发挥了“四个提升”的作用。

一是提升了集团上下生态环境意识。督查向全集团传递了集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决心,释放了必须重视环保、抓好环保的清晰信号。一些单位和项目在被内部督查指出问题后纷纷开展各类督查检查,与集团生态环保督查形成了合力,有力推动了生态环境隐患消除。

二是提升了集团上下抓好生态环保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思想方面,“生态环保必须严肃对待”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各级领导干部开始从思想层面主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行动方面,“我要主动抓好环保”的自觉开始养成。很多同志认识到加强生态环境管理对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开始主动思考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条件优化环保策略。

三是提升了集团上下做好生态环保工作的能力。通过督查,尤其是邀请生态环境部系统的专家指导帮扶,我们进一步掌握了国家生态环保要求,知道了怎么干能够不出问题,怎么干能够提升水平。很多一线项目管理人员还与专家建立了长期联系,在督查结束后遇到生态环境问题多次向专家请教,在请教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了生态环保工作能力。

四是提升了集团重视生态环保工作的正面影响。中交集团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主动开展生态环保督查的做法,得到了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有关领导、生态环境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的肯定。

中国环境报:今后中交集团生态环保督查将如何开展?

宋海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作出全面规范。中交集团今后将深入学习领会相关要求,从“督查”走向“督察”,组织开展集团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努力做到“三个注重”。

一是注重对标对表。认真研究其他央企存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在集团今后组织的生态环保督察中对标对表,坚持问题导向和严的基调,精准科学找出所属单位和重点区域存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二是注重问题整改。继续强化督察发现问题的整改,盯住施工环节存在的顽疾,以严查严惩形成高压态势。同时充分借助外部专家力量,科学有效解决问题。

三是注重提升管理。探索构建完备的企业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机制,在开展生态环保督察的基础上,开展二级单位、重点项目“环保管家”探索,形成一体两翼生态环境闭环管理。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做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中交集团作为建筑业领军央企,将在国务院国资委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持续开展生态环保督查,保持严的基调查找问题,坚持高的标准解决问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上一篇:宋迎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