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大、危害大、处置难!“五大三初”的大宗固废出路何在?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11-20 23:33:40 浏览()次

大宗固废具有“五大三初”的特点,“五大”即数量大、占地面积大、处置成本大、潜在危害大、后果影响大;“三初”指的是,其一般为初级产品、存在于初加工环节、与初始物理状态相比变化不明显。上述突出特点决定了大宗固废对生态环境影响大,而且处置不容易。

近年来,随着各地重视程度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宗固废处置利用工作持续深化,一些地方和企业在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上实现了不少突破。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大宗固废随意堆存、随意填埋和不规范处置等问题仍然多发,个别地方甚至愈演愈烈,需要引起相关地方和部门的高度重视。

受发展阶段、生产力水平、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多重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大宗固体废物产生量仍处于历史高位。虽然固废综合利用率总体不断提高,但仍难以满足实际消纳需求,而且处置量在结构性、区域性、行业性上的差别比较大。比如,煤矸石、粉煤灰等在大宗固废中占比较高,在能源富集区域和煤炭行业问题尤为突出。

要解决好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问题,必须回答好大宗固废价值何在、出路何在、综合利用技术何在等问题。为此,应明确四个原则:一要坚持分级分段利用,有区别地促进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二要坚持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统一,拓展大宗固废的“价值空间”;三要坚持构建良好的利用生态,增强其内生动力;四要坚持更好发挥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作用,促进科学处置与利用。

在处置利用思路上,要坚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鼓励各地和各类主体探索适用的方法路径。坚持因质施策,提高综合效益,对不同类型和材质的固废,明确不同的处置利用方向、政策和技术框架,并且保持开放性。坚持因势利导,灵活运用经济、法治、行政、技术等方式加强引导和支持。科研机构和重点企业要发挥自身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建设示范工程,推动产学研用贯通,为大宗固废科学处置和综合利用拓展更大空间。

作者单位: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