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建设“无废城市”的经验之谈
作者:编辑部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09-30 10:55:18 浏览()次

无废城市”建设是推动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作为全国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之一,江苏省徐州市在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徐州的“无废城市”建设,是一场理念的革新。它摒弃了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模式,将固废视为资源,以“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这一理念为指引,坚持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再利用。在产业转型方面,徐州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对传统固废产生量密集型的行业进行转型升级,从源头减少了固废的产生。例如,徐州将115家传统行业企业整合优化为36家,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降低了10%,这一举措不仅减少了固废的排放,还提升了产业的竞争力,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技术创新是徐州“无废城市”建设的关键驱动力。在矿山生态化修复方面,徐州深入践行“两山”理念,集中攻关采煤沉陷地和采石宕口修复技术,因地制宜打造了“生态修复+城建”“生态修复+工业”“生态修复+农业”“生态修复+文化旅游”等绿色发展模式。通过这些模式,徐州累计治理采煤塌陷地近20万亩、工矿废弃地3.4万亩、采石宕口42处,消纳利用煤矸石等1100多万吨、城市建筑垃圾等270万立方米,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此外,徐州还在农业废弃物多元化利用、危废精准化监管等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比如,建设覆盖县镇村三级的秸秆收储运体系,创新技术模式推进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和秸秆“五化”高值利用;建成“一码通行、全程跟踪”的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智慧应用平台,提升了危险废物规范监管和安全处置水平。

制度建设是徐州“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徐州在全国地级市层面出台首个《徐州市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条例》,颁布实施29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同时,徐州还建立健全了绿色信贷、骨干企业培育等22项机制,循环经济产业园获批国开行循环经济产业类贷款,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此外,徐州还建成了从固废源头到最终处置的全流程监管体系,确保了固废的安全处置和有效利用。

“无废城市”建设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徐州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实施进社区、进单位、进企业、进学校活动,开展各类宣传培训活动1040场,参与人数近50万人次,制作发放绿色生活指南等宣传品145.7万件。通过这些活动,有效提高了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和参与度,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同时,徐州还积极建设无废文化,培育“无废细胞”1500余个,479家单位参选“十佳无废细胞”评选,让无废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