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闲林街道发生的一起因误踩氢氟酸导致人员死亡的事故,令人痛心不已。现场勘查发现另有两个同类型塑料桶和外包装纸箱残片,这处废墟曾有人居住,氢氟酸系这位居住人从事外墙清洗工作的儿子放置,后在搬离时遗弃。这起悲剧再次敲响了危险废物管理的警钟,也让废弃工矿企业的危险废物风险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废弃工矿企业往往存在大量危险废物,像重金属、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等。这些危险废物若处置不当,不仅威胁生态环境,还严重危及周边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杭州这起事件中,氢氟酸作为危险化学品,具有强腐蚀性和挥发性,即使少量接触也可能造成严重伤害。此次事故中,氢氟酸被遗弃在废墟处多年,无人管理,最终导致了不可挽回的悲剧。
在一线治污攻坚监管中,笔者注意到,工矿企业关闭取缔转型让危险废物管理的重要性凸显了出来。以笔者所在的江苏省新沂市为例,新沂市曾是苏北重要的化工基地,化工产业一度占据全市产业比重的60%。但产业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十分严重,产业层次低、污染排放大等问题突出。2016年—2020年,新沂市下定决心,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关闭退出34家化工企业,兼并重组两家,化工产业在全市产业的比重骤降至25%。
在这一过程中,废弃危险废物管理成为关键环节。众多关闭的化工企业遗留了大量危险废物,如反应釜、管道、储罐内残留的有毒有害废液,还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废渣等。如果这些危险废物得不到妥善处置,将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长期污染。新沂市在转型过程中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加大了对危险废物管理的投入和监管力度。一方面,建立了安全环保在线监测和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对危险废物的产生、贮存、运输和处置进行全过程监控;另一方面,投入资金对危险废物进行安全处置,有效降低了环境风险。
新沂市的转型并非一帆风顺,在关闭取缔化工企业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和挑战。一些企业主对危险废物管理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不愿投入资金进行处置;部分企业因经营困难,无力承担危险废物处置费用;还有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处置设施建设滞后,难以满足实际需求。面对这些问题,新沂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企业主的生态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设立专项基金,对无力承担处置费用的企业给予一定补贴;加大对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处置能力。
当前,一些地区在废弃工矿企业危险废物管理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部分地区对废弃工矿企业的监管存在漏洞,危险废物长期无人问津甚至被随意倾倒。一些企业在关闭停产时,未对危险废物进行有效清理和处置,留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一些小型工矿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资金,对危险废物的危害认识不足,管理混乱,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为了有效防范废弃工矿企业危险废物风险,必须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首先,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明确危险废物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其次,要强化监管,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监管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危险废物进行全过程跟踪和监控。再次,要提高企业的生态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引导企业自觉履行危险废物管理责任。此外,还需加大对危险废物处置技术研发和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危险废物的处置能力和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新沂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