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固废管理难点!“科创海南”专家服务团现场研讨会在海口举行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09-16 11:23:10 浏览()次

我们是一家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的企业,危险废物全部需要出岛处置。但目前出岛处置价格由接收方定价,企业作为中间服务商难以议价,导致利润空间受限。非常希望有更透明的价格机制或省内配套处置能力,降低对外依赖。”

“我们是一家制药企业,在生物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培养基等危险废物。这类危险废物产生量少,危废经营单位做不到及时收集,很容易产生异味,但我们自身贮存的条件又很有限,怎么办?”

……

在9月15日上午于海南省海口市举行的“科创海南”专家服务团现场研讨会上,近20家来自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海口高新区)的制药企业和危废经营企业代表纷纷道出心声,围绕自身在工业固废(含危废)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与专家面对面探讨解决之道,现场交流氛围热烈。

会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海南省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科技服务站”(以下简称服务站)正式揭牌成立。

c80ea696a926ad549e4f0da9bbf8c83c.jpg

图为研讨会现场。

 

服务站揭牌 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服务站由海南省环境科学学会具体承接执行。作为国家级生态环境科技资源落地海南的重要“枢纽”,服务站可直接联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各类专家智库资源,实行“按需分配”机制,定期组织专家“线上+线下”结合开展技术帮扶,推动企业服务从“一次性对接”走向“常态化支撑”。

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二级巡视员吴钟海在会上表示:“‘科创海南’专家服务团项目是聚焦工业固废全过程管理痛点,着力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一个重要实践。项目以海口高新区为重点,并且辐射三亚、昌江等地重点园区、企业,旨在通过专家深入一线为企业把脉问诊,提供精准的技术解决方案。希望海口高新区各企业珍惜机会主动对接,充分借助专家的智慧和服务平台的资源,破解技术难题,提升管理水平,真正实现企业的绿色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图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海南省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科技服务站”挂牌成立 。

对接“无废岛”建设 打造可复制模式

当前,海南正加快推进“无废岛”建设。今年7月9日,海南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编制的《海南省深化推进“无废岛”建设工作方案(2025—2030年)》印发,总体目标到2030年,4个地级市和昌江黎族自治县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要求推进,形成示范引领;其余市县分类别、分领域梯次推进,形成“无废岛”建设格局。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张静指出,工业固废特别是危险废物管理,既是“无废岛”建设的核心要义,更是助推全省重点行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高速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海南围绕固体废物管理与产业协同发展持续发力,从推动园区完善固体废物收集处置设施,到引导制药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再到支持资源循环利用项目落地,始终致力于破解环保约束与产业发展的协同推进的难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园区企业仍面临固体废物分类不精准,资源化渠道单一,固体废物处置成本较高等现实问题,尤其在制药行业废有机溶剂回收,水处理污泥利用等细分领域,急需专业技术支撑和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服务团和服务站的成立,正是破解难题的及时雨。”张静说,“通过引入国家级专家团队,既能借鉴全国‘无废城市’建设经验,又能结合海南产业特点,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最后一公里,助力政府优化政策,高效攻关技术,企业获取定制方案,构建问题共找、技术共研、成果共享格局。”

海南省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莫凌介绍,海口高新区作为此次重点帮扶阵地,是全省工业企业集聚区,也是“无废岛”建设的攻坚区域。服务站将探索“专家问诊+方案输出+长效服务”的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低碳发展经验。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海南省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科技服务站”的揭牌,不仅为企业搭建了技术咨询平台,也为地方探索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支点。

作为“科创海南”专家服务团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夏祖义表示,专家服务团将立足海南实际,面向企业最迫切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我们希望把企业的难题变成科研的课题,把科研的成果变成企业的答案,为美丽中国、美丽海南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次研讨会由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指导,海南省环境科学学会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