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全国首届“守护中国好水”项目在内蒙古科右翼前旗启动。
“守护中国好水”项目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理事长申长江、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白志军、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分别围绕水源地保护、水生态系统功能发挥、水资源科学利用等主题致辞,强调“守护中国好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原副主任董旭辉主持启动仪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作主旨报告时表示,统筹推进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生态治理,织密织牢保水网络,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强水环境中新污染物治理,是实现健康水制备的重要保障。应加强水处理技术创新,保障国民饮水健康,以新质生产力守护“中国好水”。
在专家研讨环节,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晓文表示,需正确理解和认识“好水”的概念与本质,“好水”应该是健康水、生态水、安全水、发展水,要从源头实现水生态的良好发展、实现水质的安全、保持水的健康,最后实现区域和流域的协调发展。
此外,与会专家围绕优质水源保护与发展、科右前旗草原河流保护和发展情况、边境草原原生态旅游体验项目建设等话题,从“守护中国好水”项目的重要意义、保护管理机制等方面各抒己见,为守护科右前旗“好水”提出建议。
活动期间,专家组和技术人员分别走进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乌兰河流域、归流河镇白音居日合山吉祥泉采取水样,监测当地水质情况。
技术人员在科右前旗归流河取水样
在科右前旗,120条河流穿行纵横,1100余万亩草原保持75%植被覆盖率,600余万亩林地郁郁葱葱。“守护中国好水”项目的启动,给水源地划“禁区”,截住污染源,让守护更有力,让好水带动当地产业。
兴安盟行署副盟长、旗委书记孙书涛表示, 守护好水,不只是科右前旗的事,更是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一环。科右前旗让守护水生态成为可持续的事,让清水既养草原,也福泽子孙。
科右前旗归流河生态公园
据介绍,2025年,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生态环境科学专委会联合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单位启动“守护中国好水”课题项目,开展“优质水源保护与发展”评估管理标准编制工作。
同时,项目组组织专家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先进性的水源地和流域开展调研,通过案例分析和评估研究,构建优质水源保护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守护中国好水”生态保护管理机制,形成“守护中国好水”课题项目实践典型成果案例,以技术评估和生态宣传等活动促进优质水源地的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据项目组负责人介绍,目前,《优质水源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评估技术指南》《优质水源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管理规范》标准正在编制审定中。
科右前旗千亩“城中草原”依河而建
此次活动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生态环境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文献信息与学术传播中心主办,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水与生态(英文)》杂志社、科右前旗人民政府、满族屯满族乡党委政府协办。来自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节能与环保研究所等单位的众多专家学者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