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加快探索九湖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07-03 12:46:03 浏览()次

近年来,云南省围绕滇池、洱海、抚仙湖等九个重点高原湖泊流域(以下简称九湖流域)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按照“理论探究、案例引领、路径分析、机制构建”的路线,开展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和机制创新,探索九湖流域生态产品工作实操化和业务化,并稳健推进核算结果在考核机制、地方标准、平台建设等方面应用,实现多维度、深层次的突破与进展。

在近期举行的2025年水污染控制与水生态修复技术交流大会上,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云南省环科院)院长陈异晖作有关高原湖泊流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研究探索实践主旨报告,引发与会专家学者广泛赞誉。

大家普遍认为,云南在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工作中形成的理论框架、方法体系与实践探索成果,不仅为高原湖泊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提供了科学依据,还为各地推进水污染控制与水生态修复等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积极探索,形成“1+9+N”系列核算成果

云南作为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生态资源禀赋优越,生态产品类型丰富,蕴藏着巨大的生态价值。如何科学把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精准识别云南的生态优势与发展短板,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高效的绿色发展路径、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生态保护处副处长洪俊辉介绍,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方面,省生态环境厅主动作为,采用多种方式深入调研了解福建省、重庆市、深圳市等地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经验做法,形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探索实践调研报告》,先后18次组织省级技术组赴九湖流域所在州(市)进行实地调研、座谈交流,掌握大量一手资料,为后续工作打牢了基础。《云南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将九湖流域列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试点,《2023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省委深改委也明确将推进九湖流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结果应用作为重点任务。

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工作安排部署,省生态环境厅有序推进九湖流域生态资产和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工作,2021年成立了九湖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工作专班,明确责任、挂图作战,多方论证并制定印发《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组建省级技术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经反复验证和论证,形成由核算报告、技术报告、方法库、参数库、应用建议等组成的“1+9+N”系列核算成果,基本摸清九湖流域生态资产状况和生态产品价值。

据了解,在九湖流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过程中,通过调查监测和研究,形成了两万余条生态本底数据,实现了土壤保持、洪水调蓄、本地游憩等7项指标重点参数本地化。

实战检验,九湖流域核算工作落地生根

全程参与九湖流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云南省环科院高级工程师刘艳介绍,为充分反映九湖流域生态系统多样、环境过程复杂、社会经济服务功能丰富的特点,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和服务为目标导向,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标体系,确定了17个三级指标,并在九湖流域首轮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中进行优化验证。

按照《工作方案》要求,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多措并举推进九大高原湖泊流域完成首轮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切实摸清了九湖流域生态资产本底质量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并组织对核算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云南省环科院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晓宇介绍,九湖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初步核算结果呈现四个方面突出特点:一是九湖流域生态资产价值高。其中排名前三位为滇池流域、洱海流域、抚仙湖流域。二是九湖流域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强。九湖流域单位面积生态产品价值是全国均值的6.5倍;人均生态产品价值达9.44万元,是全国均值的1.5倍。三是各流域主导生态产品特色鲜明。滇池流域文化服务价值突出,洱海流域生物多样性维持供给能力强,抚仙湖水体资产价值显著。四是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潜力较大。九湖流域生态产品价值中,可直接转化的物质供给和文化服务价值占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九湖流域生态产品价值与GDP比值(绿金比)为0.78,普遍高于中部和东部较发达省份。

首轮核算成果通过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为主任、18位权威专家为成员的专家咨询委员会论证,论证认为,云南九湖流域核算体系既是对国家试行规范的有效应用,也是对特定地域单元核算方法、参数的充实和完善,为国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提供了云南样板。

2024年2月,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形成九湖流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工作报告报省委、省政府,得到省长王予波肯定批示。

注重推广,核算结果应用成效日益明显

陈异晖介绍,近年来,云南省通过创新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进考核进补偿模式、建立流域特定地域单元双核算体系、搭建高原湖泊流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平台等多种途径,稳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在更多层面的深度应用。

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进考核进补偿方面,一是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纳入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体系。2024年3月,云南省生态环境厅、财政厅联合印发《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办法》《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细则》,将生态产品信息调查、价值核算及价值转化纳入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完善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管理制度。2024年5月,云南省财政厅出台《云南省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首次将九湖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纳入转移支付测算体系,进一步强化九湖保护治理的财政支持。三是将生态产品价值融入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中。在赤水河流域跨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中,云南省测算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生态价值、保护成本及机会成本,创新性地提出将“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成本、机会成本和生态产品价值”融入补偿标准,建议以“资金+产业链共建”“酒业反哺”为主要方式进行多元化补偿,为科学界定流域内地区间权责利益提供支撑,推动形成了生态环境优良—生态补偿获益—环保投入增加—环境质量提升的良性循环。

云南省环科院牵头研究制定以流域为单元的核算技术规范,创新设立“绿色产品供给”“生物多样性维持”等特色指标,建立生态资产“存量”和生态产品价值“流量”双核算体系。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今年批准公布了《高原湖泊流域生态资产和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规范》。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依托九湖流域生态本底数据库,加快推进核算平台建设,先后组织完成云南省智慧环保项目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模块开发及九湖流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二期平台搭建,并于近期组织阳宗海、异龙湖、泸沽湖开展试填报工作。该平台实现了九湖生态产品价值自动化核算与核算结果多维展示,可及时掌握流域生态资源家底及其产品价值动态变化,为九湖流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业务化运行和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能力提升奠定基础,更为九湖流域的“两山”转化、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等提供决策支持。

洪俊辉表示,“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支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结果应用探索”已被纳入《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下一步,云南省将进一步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应用场景,全面构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成果应用体系,更好地发挥绿色“指挥棒”和导向约束作用。进一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在重点规划、生态补偿、政府考核及决策、绿色金融等方面的应用,为绿色发展明确方向,促进云南省生态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