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生态行·走进四川 | 一位湿地守护者镜头里,若尔盖花湖的枯萎与盛开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3-09-20 00:33:42 浏览()次

花湖之畔,一批游客在景点介绍牌的照片旁纷纷驻足停留。只见画面上日出有曜,百亩水草悠悠摇摆,天与云映射在如镜的湖面上,花朵似的绚烂绽开。四川省若尔盖的花湖如一块绿宝石,静谧地镶嵌在青藏高原黄河上游。

介绍牌上的照片出自纳么玖的镜头。他是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 ,业余爱好摄影。为捕捉花湖晨光熹微的样子,他常常凌晨4点半就起床,蹲点驻守在湖畔。

 

图为花湖景区。程小雨 摄

 

花湖的藏语称 “措恰扎”,意为“湖面五颜六色,犹如盛开的花朵”。这里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世界上最大的 “固体高原水库”,也享誉“中国最美湿地”“中国黑颈鹤之乡”等盛名。

早年间,湿地退化、生态系统退化、水源涵养功能降低,水资源保障形势较为严峻。近年来,四川省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致力于提升黄河源区水源涵养能力。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地,若尔盖花湖湿地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由此加快推进。

为科技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生态环境部以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黄河中心)为实施主体,组织专家在包括四川省阿坝州、甘孜州在内的32个沿黄市州开展驻点科技帮扶。近日,中国环境报记者跟随黄河中心四川调研行的脚步,走进一位若尔盖湿地守护者讲述的美丽花湖蝶变背后的故事。

花湖的拆与建

“与现在你见到的大片涟漪不同,花湖这朵‘措恰扎’也曾‘枯萎’过”。

纳么玖追溯起记忆里的花湖往事,“上个世纪60年代,若尔盖的老百姓们开始 ‘向沼泽湿地要草场’‘开沟排水’,湿地里的水都排出来用于生产。花湖离了水,自然就枯了。”

上个世纪70年代末,花湖的水域面积是386公顷。受到全球变暖、草地沙化、畜牧超载的影响,2009年,这个数字锐减到215公顷。

“不保护会酿成大问题。”纳么玖说。面对花湖的“枯萎”,2010年当地开始实施花湖湿地修复试点工程,一场花湖“建与拆”的拯救随即开展。

“建”的是一条长1740米的生态堤坝。2011年,阿坝州投资1000万元州财政资金,在花湖筑起一道高1米、宽6米、长1740米的护堤。60米的生态溢流坝修建在出水口的地方,湿地上游的水在这里被“锁”住。

 

图为花湖缓冲区旅游设施拆除前后对比。受访者供图

 

“拆”的是湿地缓冲区内违规修建的木栈道及观景台等旅游设施。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结果显示,花湖景区的设施建在缓冲区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当地政府及时整改,花湖内不符合规定的旅游栈道及观景台全部被拆除,共计21.26亩。对于拆除而被裸露在外的植被,政府投资100万元进行修复。最终,湿地的花草恢复了昔日的样貌,裸露区域植被盖度达到90%。

纳么玖向记者展示卫星拍摄的旅游设施整改前后图片。俯瞰图的宏观对比下,原有的观景平台已不见踪影。而细节之处,观景栈道的变化蕴含在小数点里。木质栈道比整改前长度缩短0.43公里,宽度缩短0.3米,离水面的高度增加了50厘米,将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

图为花湖景区。程小雨 摄

 

一系列生态修复工作护住了花湖,湿地 “胖”了。监测数据显示,如今花湖湖泊的水位抬高了52厘米,面积由原来的215公顷,涨到了650公顷。

花湖水生态的向好,也引来众多鸟儿在此安家。保护区新增包括珍稀动物彩鹮、东方白鹳等物种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原先的9种增加至17种。素有“鸟类大熊猫”之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也从1999年的407只,增加到现在的1100只左右。

花湖人的管与护

花湖作为黄河上游名副其实的“蓄水池”,每年为黄河补水量达44亿立方米左右,占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7.58%,担负着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的重任。

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泥炭沼泽地,在花湖中承担主要的蓄水作用,泥炭储存量达60亿立方米。

“1公斤泥炭能储蓄8公斤水” 纳么玖向记者说道,“它由植物根茎经过长期的腐化而成,储水原理就像海绵。打个比方,当你不小心碰到湿地泥炭区域,10多米范围都会随之晃动。”

在谈到泥炭的作用时,纳么玖称之为湿地“最重要的保护对象”,“泥炭有超强的净化水质作用,在丰水期它会存储水源,枯水期又可以慢慢把水释放出来,还可以给诸多野生动物提供氧分和食物。”

不过,“重点保护对象”泥炭的生长速度十分缓慢。目前,保护区的泥炭平均高度为10米,尽管储备充足,但泥炭一年只能长1毫米。一旦遭遇人为破坏,湿地会缺少水源,花湖也将不复存在。

为了保护花湖内珍贵的自然资源,一支由当地牧民组成的“湿地管护员”和“公益林管护员”队伍在若尔盖湿地保护区组建。当地政府聘请了96名管护员,以网格化方式实施管理,守护花湖这片天然净土。

“湿地管护员一年的收入是1万元,公益林管护员是一年1.5万元。既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又有一定的酬劳,老百姓都愿意做这件事。”纳么玖说。

于是,迎着每天清晨第一缕的阳光,牧民“湿地管护员”在微信群里以“水印打卡”的方式记录下定点区域的湿地生态现状。在保护区沿线定期巡逻,禁止游客进入湿地未经开发的区域,阻挠周边植物盗挖现象的发生。若尔盖湿地管理局在保护区沿线建起“招鹰架”,招鹰捕鼠,避免因高原鼠兔大量繁殖,导致草原沙化与水土流失。

管理同样不乏科技带来的便利,花湖安装了智慧生态系统。几公里范围之内,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及人员活动情况一目了然。利用生态定位监测站,智慧生态监测网等基础设施,重点区域气象、水文、水质、鸟类活动都能实时监测。

 

图为彩虹下的若尔盖。纳么玖摄

 

“在你们所能见到的花湖每一座山,每一条湖,都有我的脚步。”纳么玖一边向记者介绍道,一边主动勾下身子,拾起景区栈道一片显眼的碎纸屑。

纳么玖在景区展板的一幅图片短暂停留,这是他用镜头捕捉的片刻。只见照片上,整个若尔盖的草原,浸润在一轮彩虹的光晕下。

花湖人所默默守护的,自然也终会馈赠予他们。彩虹笼罩的尽头,一切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