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健康的水生态系统才是治水根本目标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0-05-13 11:30:06 浏览()次

  近期,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2020年第一季度水环境达标滞后地区环境形势会商,全国34个水环境达标滞后城市和黑臭水体整治滞后城市参加。第一季度全国1940个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断面比例为79.9%、同比增加5.6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2.2%、同比减少3.8个百分点。

  笔者认为,水环境达标治理应以促进水生态转型为抓手,以全面恢复水生态为手段,以构建健康水生态系统为目标,统筹处理好控源截污和内源治理、消除黑臭和生态恢复、治理污染和改善水环境三者的关系。

  2020年是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十三五”规划收官的关键之年。时间紧,任务重,无论水环境改善领先的地区还是滞后的地区,都应全面查找梳理属地水环境基础底数、短板弱项、原因分析、治理对策等,拿出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的精准之策。

  应当认识到,水环境达标是检验治理成效的尺度,其根本目标是建设健康的水生态系统和提升自储自净的自然净化能力。要从长远角度统筹生态文明建设,既要讲求经济效益又要讲求社会效益,不可为短期的考核达标而忽略长远的健康生态系统建设。

  以往个别城市为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全面消除黑臭水体的硬指标,可谓用了“狠招”。比如,有地方在长度7公里的河道上投入3亿多元分段建设3个污水处理站,对流入河道的各类污水进行处理。然而仅过了一年,因污水处理站的运营成本高且处理能力有限,导致河道黑臭现象又有所反弹,不得不又实施控源截污、分散处理和生态治理工程。

  短期内为达标不惜一切代价的突击做法既浪费人力又浪费财力,往往会导致花了大价钱投入,但环境治理效果不能持续长久,有时甚至会导致推倒重来。按科学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和集约治理原则全面发力有序推进,克服以考核达标为目的治理才是长久之计。

  水环境达标滞后地区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迎头赶上,既是应有的责任担当,也是应履行的历史使命。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需久久为功长期坚持。各级党委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指挥决策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拍脑袋”决策,而应将水环境治理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及管理、全民参与融合共治整体考虑,构建党政同责、部门联动、职责明确、统筹有力、水岸同治、监管严格的水环境治理机制。

  对于一条河道而言,第一季度是劣Ⅴ类,在第二季度达到Ⅰ—Ⅲ类可能性极小。各地在水环境达标治理过程中要科学制定倒排工期的周期,不能盲目“压担子” “甩锅”,认为签了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就有了保证。不切合实际的目标必然导致下级执行过程中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要理清各责任部门的工作头绪,科学整合水环境整治的多重路线图。按照事实规律科学规划工作目标和进度,减轻一线基层工作人员的压力,避免因频繁被问责和调整工作岗位的打击影响工作积极性,防止个别人为完成任务不惜弄虚作假。

  笔者研究发现,在全国第一季度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前30位的河流中,部分河流水环境整治投入经费和建设项目并不多,水环境考核成绩排名靠前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河流自然生态基础好加科学精准的管理。因此,水环境治理成效不完全取决于经费投入和建设项目的多少,关键还是看是否事半功倍、标本兼治、因地制宜和找到治病去苛管用的办法。

  据媒体报道,湖北省十堰大力推进百二河生态修复工程,开挖旧有的水泥河道,还原生态河床工程。十堰敢于打破现有瓶颈的局限制约,恢复河流应有的生态面貌,着眼长远生态系统恢复的经验值得借鉴。当前,一些地方在治理水环境时还存在着重外源轻内源、重设计轻咨询、重工程轻生态等诸多问题。

  形成健康的水生态系统,必要的工程治理项目仅是辅助手段。各地不惜花重金投入完善管网建设、修建调蓄池、对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组织清水入河湖微改造等工程是必要的,然而河湖生态基础和自然地理地貌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例如,城市河湖和农村河湖的情况差别较大,在工程治理和生态治理的占比上农村河湖应更偏重于生态治理。

  此外,应突破工程治理为主的思维界限,将水环境整治工程打造成城乡建设的文化轴、休闲轴、景观轴、生态轴,让水环境整治成效成为讲述历史文化的载体、居民休闲活动中心和城乡生态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