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10日,“中国角”在巴西贝伦正式对外开放,一亮相就吸引了各国与会者的目光。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司长、中国代表团新闻发言人裴晓菲在现场为其点赞:“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中国既是倡导者,也是行动派。”
“中国角”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事例,让世界感受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诚意、智慧与行动。那么,这个被点赞的“中国角”,到底凭啥这么火?
一把椅子,藏着中国的绿色智慧
“大家看看眼前的这些椅子,猜猜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裴晓菲现场向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提问。答案让人出乎意料——这些看似木板的部分,来自废旧电路板,椅子的框架,则来自退役锂电池提炼的再生铝。
每生产1吨这样的桌椅,可减少约1.2吨二氧化碳排放,再生资源使用率高达95%。今年“中国角”共摆放了210把这样的椅子,30张桌子,会议结束后,它们还将全部捐赠给当地继续使用。

“这款椅子不仅结实,而且美观,不用担心坐塌了。”一句轻松的玩笑,引来现场阵阵笑声,也让人切身感受到,原来绿色设计,可以如此接地气。
“在‘中国角’,茶几和茶凳完全采用瓦楞纸制作,重量轻、承重好。这些一次性水杯则是用稻壳做的,闻起来还有淡淡稻香。”裴晓菲介绍,这些稻壳杯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不仅环保可降解,还健康安全,实现了低碳与实用的完美结合。
一杯茶,飘出“绿水青山”的味道
茶香氤氲的“中国角”茶歇区,摆满了中国不同地区的低碳农产品:玉米、魔芋、茶叶、咖啡……这些看似普通的小吃,都是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的缩影。

在众多展品中,一份文创产品——“如意茶饼”最吸睛。它来自云南深山,是当地生态扶贫的特色产品。裴晓菲说:“当地立足优越生态条件和丰富的古树茶资源,打造特色茶叶品牌,让‘绿叶子’变成了‘金叶子’,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好注脚。”
这不仅是一块茶饼,更是一张绿色中国的“名片”:生态保护带动产业发展,让山更绿、水更清、民更富。
一辆车,驶向低碳未来
“中国角”的绿色不仅停留在展区内,还延伸到了出行方式。此次会议,中国代表团的用车全部采用国产新能源车——比亚迪、长城等品牌成为大会“座驾”。

值得一提的是,巴西总统卢拉也选择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作为本次大会官方座驾。绿色出行,已成为中外共同的选择。
从废旧电路板到稻壳水杯,从生态茶饼到新能源车队,“中国角”的每一个细节都在讲述同一个主题——绿色低碳,不仅是理念,而是中国正在践行的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