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的多瑙河是如何进行流域治理的?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3-03-17 19:17:40 浏览()次

多瑙河位于欧洲东南部,是欧洲第二长河,全长2857公里。它发源于德国西南部,其干流自西向东流经欧洲十几个国家,是世界上流域面积覆盖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流域面积达81.7万平方公里。多瑙河自古就是中欧和东南欧重要的商业航运水道,在中东欧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一直发挥着贸易大动脉的作用,同时也为沿岸国家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水能资源和水产资源,是名副其实的中东欧地区的母亲河。几百年来,孕育了古老而强盛的欧洲文明,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呈现出多瑙河的浪漫气质,被世人所熟知。然而,近代以来,随着流域内欧洲各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多瑙河的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大量的工业与生活污水排入多瑙河,导致昔日清澈富饶的河流遭到严重污染。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多瑙河的污染问题引起流域各国的高度关注,流域各国积极采取各种治理措施。由于多瑙河流域面积大、流经国家多、管理状况多样,治理过程颇费周折。经过多年努力,多瑙河治理积累了多国联合治理大河的丰富经验,为世界江河治理提供了成功借鉴。

建立健全流域管理的法律体系。一系列国际公约或行动计划的建立,明确了流域内上下游各国的权利和义务,为多瑙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随着多瑙河流域管理法律体系的逐渐完善,有力推动了流域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防治工作,为多瑙河流域的水治理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多瑙河流域管理的法律体系建设,自1958年罗马尼亚等5国签署了《关于多瑙河水域内捕鱼公约》开始,历时数十年。1986年1月,多瑙河沿岸8个国家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发布《布加勒斯特宣言》,达成共识并协议在国界断面进行水质监测,防治水污染,保护流域水质,发展多瑙河水利。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多瑙河流域各国的合作愈加密切。1992年,多国共同制定了《多瑙河环境保护计划》,建立了多瑙河环境事故紧急报警系统、跨国监测网络和分析质量控制系统。1994年,沿岸11个国家及欧盟共同签署了《多瑙河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合作公约》,制定了多瑙河流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指导纲领,不仅划分了跨界污染的责任,提出保护湿地栖息地的具体要求,而且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估监测系统。2000年,欧盟各国共同制定《水框架指令》。同年,多瑙河保护国际委员会(ICPDR)发布《联合行动纲领》,敦促多瑙河流域各国政府履行承诺,为改善多瑙河及其支流的水环境作出积极努力。2009年,流域内各国制定了《多瑙河流域管理计划》,配合欧盟《水框架指令》的执行。

建立多国合作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由于多瑙河流经国家多、流域面积大,因此,流域内各国必然需要通力合作,共同推进多瑙河流域管理和水污染防治工作。为了确保《多瑙河保护公约》的顺利实施和流域层次合作的顺利进行,1998年10月,多瑙河保护国际委员会成立,其总部位于维也纳。作为欧洲最大的流域管理国际组织,其主要职能是推动流域各国参与多瑙河的水资源管理和开发,所有缔约方都有权利和义务开展委员会的工作。国际委员会下设流域管理专家组、监测及评估专家组、压力与措施专家组、防洪专家组、信息及GIS专家组、公众参与专家组以及突发事件防控专家组7个专家组和1个特别专业领域任务组。各个专家组分别负责流域管理的各领域,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将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多瑙河保护国际委员会通过编制统一的治理规划,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开展多层次的国际国内合作,形成了高效的多国合作运行机制。一是国际或流域层面的合作,主要在《水框架指令》和《多瑙河保护公约》下开展全流域的联合规划或行动;二是国家或亚流域层面的合作,通过成立亚流域委员会、举办论坛、建立学术研究机构以及国际合作组织等方式来协调各国之间的行动和利益;三是亚流域或国家内层面的合作,通过制定法规、联合机构、明确职责,在亚流域或国家内开展、落实多瑙河水污染和水生态保护工作。总之,多瑙河流域管理机构和合作运行机制的建立,大力推动了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工作,提高了多国合作流域管理的工作效率,使流域管理和水污染防治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搭建开放共享的信息系统平台。为保障多瑙河流域各国之间流域管理信息的畅通传递,加强各国家间的信息交换与处理,多瑙河保护国际委员会基于国际警报中心,搭建了开放共享的流域信息系统平台。多瑙河流域内的信息传输系统主要包含河流监测系统和事故应急预警系统。一是建立河流检测系统。1996年,流域内国家建设启用了多瑙河监测系统。多瑙河干流及支流的重要控制断面均已覆盖安装了监测站点,能有效实时监控多瑙河全流域的地表水质以及部分跨国界的地下水水质,包括对有机物污染、营养物污染、有害物质污染的监测。二是建立事故应急预警系统。1997年4月,国际委员会还建设启用了多瑙河事故应急预警系统。在流域内的主要国家共设立了12个国际警报网络中心,当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时,可能受影响的地区会第一时间收到流域内的事故预警信息,帮助该地区及时制定应急预案,从容应对突发的环境污染事件,避免因信息滞后导致河域污染事件恶化。三是建立信息公开共享平台。国际委员会及缔约国在网络上实时公布水质检测数据,供机构和公众监督、使用。多瑙河流域的各种信息,如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环境质量等数据资料,以及多瑙河流域开展的各种专题研究报告、规划成果、多瑙河联合考察报告等文本资料均向公众开放,公众能够很容易地通过网站获取多瑙河流域的各种信息和资料。

健全公众参与的流域管理机制。多瑙河保护国际委员会专门设有公众参与专家组,其主要职能是畅通公众参与河流规划和管理渠道,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多瑙河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流域居民参与方式多样,可以通过媒体活动、河流峰会、网络调研、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参与到多瑙河保护和管理工作中去。每年6月29日为“多瑙河日”,沿岸各国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宣传庆祝活动。公众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沿岸国家每年约有超过8100万人参与庆祝活动。通过媒体的介入,达到良好的沟通和宣传效果,沿岸国家居民愿意分担保护水资源的责任,在保护多瑙河生态环境的理念上形成了良好共识。

编辑: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