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友好型银行国际研讨会召开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0-12-10 15:04:30 浏览()次

 “我们需要建立和完善一个由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组成的朋友圈,这样一个更多元化、更广泛、更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才能把绿色金融、气候金融、碳金融的良好生态链建立起来,使业务成本越来越低,风险管控越来越好。”在日前举办的气候友好型银行国际研讨会上,华夏银行绿色金融中心主任张勇淼呼吁。

  11月15日,新鲜出炉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金融等领域纳入开放条款之中。在此前一天,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与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气候友好型银行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绿色金融——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努力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指出,“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对我们应对气候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2018年发布的关于1.5摄氏度温升的特别报告指出,未来15年-20年每年全球需要向清洁能源和低碳项目投资2.4万亿美元,以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这些投资需求仅靠公共资金、资本是远远不够的。”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中国项目主任钱京京认为,“需要撬动大量民营资本和私人资金也投向气候友好型项目。”

  在湖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周建良看来,气候投融资是绿色金融的一部分。“我们与多家金融机构在交流过程中形成共识,要保持绿色金融和气候融资在一个机构内持续实现推动。”

  “银行资金、保险资金怎样更好地投入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非常重要,在这方面需要有外部约束和监督,制订气候友好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案对银行来说是很重要的外部引导。”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一级巡视员叶燕斐说。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绿色金融中心主任、高级顾问道格拉斯·辛姆斯(Douglass Sims)指出,由公共资本支持的绿色银行可以起到引领作用,给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绿色融资机制,连接《巴黎协定》目标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气候投融资——制度设计和工具创新

  为加强今后在气候投融资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气候投融资发展,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在会议现场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尽管中国的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刚成立两年,但已经将金融领域和气候变化领域的多个机构团结到一起,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令参会的国际专家印象深刻。

  与会专家们指出,应激励督促金融机构积极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努力,推动金融机构将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远景纳入经营战略的考虑当中。“要在日常工作运转、指标设定、相关政策产品的设置上更好地反映出来。” 叶燕斐表示。

  一些金融机构也已经开始探索气候投融资等绿色金融产品。

  中国保险学会副秘书长蔡宇介绍说,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保险业正在创新及完善保险产品和服务。例如,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陆续创新推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帮助包括节能、节材、环保效果突出的新设备,助力绿色技术的市场化应用。同时,正在不断加大运用保险资金进行绿色投资的工作力度。

  美国联合银行和联合慈善基金会影响力政策主任艾文·佛瑞士伯格(Ivan Frishberg)介绍说,美国联合银行现在将13%的信贷组合用于可再生能源。这家银行与多个金融合作伙伴建立了“碳计量财务伙伴关系(PCAF)”,将他们的贷款和投资的碳排放量核算出来。“目前,有84家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致力于使用PCAF碳计量系统,覆盖的总资产额达16.9万亿美元。参与起草这一计量标准的机构包括摩根士丹利、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巴克莱银行、劳埃德银行等。”

  湖州银行是中国境内第三家采纳赤道原则的银行。周建良介绍说,“截至目前,我们行绿色信贷占比达18%,不良率仅为0.06%。”

  他以湖州砂洗城项目为例介绍了湖州银行的绿色金融项目。湖州是全国最大的童装生产基地,周边大约有1200多家小微型砂洗印染企业。当地政府在环境整治过程中缺少足够资金。“湖州银行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向89个小微企业发放了贷款3.9亿元,有效帮助项目业主单位健康运行。”

  而在环境效益方面,这个项目每年可以减少标准煤消耗100.9吨,减少污水排放17.7万吨,减少COD排放32吨,减少氨氮排放量5.5吨。

  防范风险——建立绿色金融朋友圈

  “气候变化对金融稳定、长期价值创造构成非常大的风险,要减轻和适应风险,第一步就是要有更好的数据,以及报告能够有更高的透明度。”美国道富银行公司全球策略主管派翠西亚· 哈德逊(Patricia Hudson)强调,对绿色金融来说,防范风险非常重要。

  “开展气候友好型金融机构评价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孙轶頲强调,要充分听取金融机构的意见,鼓励和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同时,要做好数据收集处理和活动组织管理等工作,这离不开各利益相关方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