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厂检查少了,如何确保环境安全?不妨主动强化外围巡查!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07-02 22:44:21 浏览()次
今年以来,各地生态环境部门积极优化执法方式,通过减少入企检查频次、推广无人机巡查和在线监控等科技手段,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提升执法效率。然而,在非现场监管成为主流的背景下,如何确保环境安全?笔者认为,在非信访投诉、应急事故等必要情形外,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应主动强化外围巡查,以更智慧、更精准的监管筑牢生态环境安全防线。
强化外围巡查是生态环境部门履职尽责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它体现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防控的执法理念转变。通过巡查工业园区周边、流域沿线、生态敏感区等关键点位,可提前发现偷排暗管、非法填埋等苗头性问题,将污染遏制在萌芽阶段。另一方面,这也倒逼企业增强守法自觉性。当监管视线从“厂区内”延伸至“围墙外”,任何试图通过隐蔽手段逃避监管的行为都将无所遁形,从而形成“不敢污、不能污”的震慑效应。
从实践看,有效的外围巡查需兼顾科技赋能与机制创新。可结合卫星遥感、走航监测等技术手段,对重点区域开展“空天地”立体扫描;同时建立巡查问题清单,完善与公安、水利等部门的联动机制,确保发现问题后能快速溯源、高效处置。将外围巡查固化为常态制度,有助于在“放管服”改革中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实现企业减负与环境保护双赢。
上一篇:如何培养生态价值观?要从实践着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