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划好“海岸退缩线”?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0-07-16 13:59:51 浏览()次

  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正在编制,海岸线区域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关系如何处理?如何划好“海岸退缩线”?本报记者专访了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于锡军。

  海岸退缩线划定办法:固定退缩线、浮动退缩线和二者结合

  我国的海岸线区域是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带,“为保持这一区域的发展活力,我国应尽快推进海岸退缩线的划定工作,既有助于保护海岸线的自然地理状况和生态系统特点,又兼顾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于锡军认为。

  海岸退缩线的概念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美国提出。现在普遍定义为毗连海岸的陆地建筑物向陆一侧至海岸线距离的限定线。

  在海岸线区域开发中划定海岸退缩线,能有效避免风暴潮、海岸侵蚀、海平面上升等自然灾害影响,保障沿海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海岸退缩线还能起到生态廊道的功能。

  于锡军介绍,根据国际上的应用实践,目前海岸退缩线划定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3种。

  第一是固定退缩线。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固定退缩线的管理规定,一般确定为100米。这种方法较少考虑退缩线设定的科学依据,具有一定弊端,比如无法与海岸地形相结合,将自然生态系统和水文边界强行分割,无法考虑潜在风险影响等。

  第二是浮动退缩线。利用海岸动态的自然现象确定退缩线,可根据一个区域的地形或海岸线随时间的变化进行计算。与固定退缩线相比,浮动退缩线一般在规划或建设许可之后确定。但这一方法需要在大量历史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做出精确的预测。

  二者结合法即采用固定退缩法和浮动退缩法相结合的办法确定后退线。

  我国海岸线漫长,自然地理条件各异,应采取不同方法来确定海岸退缩线的距离及管理对策于锡军介绍,我国海岸退缩线目前只有山东、广东、海南、大连等部分省市开展了相关实践。

  如《广东省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规定“海岸线向陆地延伸最少100-200米范围内,不得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等,确需建设的,应控制建筑物高度、密度,保持通山面海视廊通畅,高度不得高于待保护主体。”

  《海南省海岸带生态保护战略研究》提出,海岸带旅游开发建设需严守200米“退缩线”,严格保护海防林、自然保护区以及重要的湿地等生态关键区,保护原始自然风貌。

  于锡军认为,我国海岸线漫长,自然地理条件各异,典型生境分布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应采取不同方法来确定海岸退缩线的距离及管理对策。

  在国家层面上,要明确海岸退缩线划定的指导思想、原则,并针对不同海岸类型提出退缩线划定的技术方法。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国家的统一要求,结合各地海岸带实际,划定海岸退缩线的具体范围,明确管理措施。

  对于固定退缩线,应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并根据我国实践,划定最小后退线为50米,主要应用于城市岸线、工业岸线,以及基岩岸线的其他开发利用类型。

  对于浮动退缩线,鉴于我国在这方面的数据相对缺乏,他建议,可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海岸线侵蚀、海平面上升、风暴潮影响以及生态系统边界等因素来确定所采用的具体划定方法。

  海岸退缩线划定涉及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方法和导则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等问题,需成立综合协调机构。

  海岸退缩线对地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均有裨益

  对于建立综合协调机构,于锡军建议,成立以国土、规划、生态环保、海洋、林业、旅游、港口、农业等管理部门为主的综合协调机构,统筹协调海岸退缩线划定和管理的具体工作。

  同时,加强基础数据监测,选择典型岸段,开展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定点监测,为科学预测海岸线变化及海岸退缩线划定提供基础数据库。

  在加强与现有规划、区划协调时,还要充分考虑我国现有海岸带管理中的一些政策或管理方法,特别要加强与海洋功能区划、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海岸线开发与保护规划等有关规划的衔接。

  此外,选择不同类型的海岸线,开展技术方法及应用示范,为制定我国海岸退缩线相关技术方法和指南提供支撑。

  于锡军强调,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提出“陆海统筹,系统治理”的编制原则。在实际划定过程中,可结合岸线的修复,科学合理地划定海岸退缩线,既可有效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区域联动,解决当前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面临的问题,又可解决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