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破坏耕地、非法采矿等,两部门通报违法违规典型问题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07-31 12:02:44 浏览()次

严守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和政策底线的大背景下,部分地方仍存在违法占地破坏耕地、非法采矿、毁林毁草破坏生态,甚至弄虚作假逃避监管等违法违规问题。

7月29日,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通报2025年二季度21个违法违规典型问题,涉及违法占用破坏耕地、非法采矿、毁林毁草破坏生态、弄虚作假逃避监管等不同类型。两部门通过公开通报,督促地方政府落实主体责任,警示教育各地以案为鉴,进一步加强全链条、各环节监管,完善常态长效机制,严守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红线、法规政策底线。督促地方抓在日常、严在经常,持续释放“强监管”信号,通过公开方式促进监督、推动整改。

据通报,部分地方违法占地破坏耕地、毁林毁草问题较为严重。2023年6月,山西省浑源县文化和旅游局未取得使用林地许可,擅自占用浑源县永安镇林地86.6亩(国家级公益林70.04亩),清理地表、建设路基。2023年11月以来,内蒙古恺鑫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违规占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舍必崖村永久基本农田459.20亩种植绿化装饰草皮并出售,造成耕作层破坏。

2023年以来,辽宁省葫芦岛市首航冶金科技有限公司未取得林草等相关部门用地行政许可,擅自占用建昌县小德营子乡草原56.31亩、林地55.56亩、未利用地43.5亩,共计155.37亩,建设硅酸钙板项目。2023年4月,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顾小庄村村委会取得林木采伐许可采伐林木面积80.8亩,采伐后未及时更新造林,而是种植农作物,同时存在超许可范围滥伐林木面积28.8亩问题。

通报称,2023年8月,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达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南召县皇后乡康庄村办理32.5亩设施农业用地备案,备案用途为肉牛养殖。2024年1月至2024年10月,该公司违法开挖砂石并外运售卖,开挖面积38.36亩(均为林地),砂石料约37万吨。至督察核查时,并未建设养殖设施。

两部门在督察和执法监督中发现,部分地方仍存在非法采矿问题。

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今年启动了对违法违规典型问题的联合公开通报,形成了有力震慑。两部门表示,将持续跟踪通报问题的整改,督促相关地方依法依规整改查处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