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环保部门严格执法为发展强筋壮骨(图文)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16-03-30 13:02:15 浏览()次

 

新环保法实施后的第一个月,东莞市执法人员对凤岗镇两家企业的违法排污设施进行了查封,当场制止了企业的违法行为。图为查封现场。 东莞市环保局供图

  记者近日获悉,过去一年,广东省东莞市环境执法工作令人瞩目。全年全市各级环保部门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824宗,较2014年增长86.8%。全市罚款金额12848.17万元,实施查封扣押153宗,限产停产106宗,查处违法建设项目5174个,4项指标均居广东省首位,占全省比例分别为24.6%、20.4%、30.9%和43.5%。

  东莞市环保局局长方灿芬表示,这些数字的背后,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强力治污,以环保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改善环境质量的坚定决心,也离不开广大一线执法人员夜以继日、栉风沐雨的辛勤执法。

  严格环境执法这一年,也是东莞市经济增长呈现稳中有升、稳中提质的一年。2015年全市GDP总量达6275.06亿元,按当年平均汇率(6.2284)折算,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增速达8.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东莞GDP的比重为53.4%,跃居广东省地级市首位。东莞产业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变为劳动密集和技术、资金密集型并重,经济“含金量”逐步提升。

  全面核查

  摸清底数

  监管加服务

  东莞企业众多,大大小小企业近10万家。要摸清每一家企业的排污量,是摆在环境监管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再难也要上。结合国家、广东省环保大检查,2015年5月,东莞市环保局决定开展环保大核查。按照重点行业类别进行划分,集中组织市镇执法力量,先后开展6次专项核查行动,共核查企业5013家,其中造纸企业34家、印染洗水企业161家、挥发性有机物产生企业4118家、电镀线路板企业232家、在线监控企业384家、垃圾焚烧发电及其他重点行业企业84家。

  回顾那段大核查的日子,东莞市环监分局二大队邱国伟感慨地说:“为了多去几家企业,我们每天一上班就出发,中午在外简单吃些饭后接着干。”

  “很累,但学到不少东西。”在邱国伟看来,不同于日常的执法检查,大核查更“繁琐”。

  按照要求,执法人员不仅要现场检查排污口和排污设施运行情况,还要查阅资料,掌握企业生产基本情况、环评执行情况以及其他环境管理情况。检查过程须现场记录,保留监管痕迹。发现违法行为,必须制作检查笔录和询问笔录,并进行取证;案件材料移交当地辖区环境监察大队跟踪处理。

  东莞市环监分局相关负责人说,“大核查既是监管,也是服务。”核查结束后要对被核查企业形成书面核查报告,并按照好、较好、一般、差4个等级进行评定,同时,向每一家被查企业下发书面核查通报,指出企业存在的问题、整改方向、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等,并要求部分企业形成整改报告。

  “在大核查中,我们发现了企业不少问题,对于一些小问题,我们会给企业自我整改的机会,毕竟整改才是目的。通过核查全面摸清重点污染源企业环保工作总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网格化监管和差别化管理打下基础。核查工作也提高了环保部门工作人员的执法水平和强化为企业服务的理念。另外,在服务企业的同时,也推动了重点行业企业加强内部环境管理,依法履行环保责任。”上述负责人说。

  局长带队

  交叉执法

  全员来执法

  “有黑烟,马上查。”

  2015年9月1日下午,东莞市环保局副局长陶谨带队对沙田镇一建材厂进行执法检查。发现这家企业一台6吨/h生物质锅炉存在锅炉烟囱排放少量黑烟、锅炉入料口不规范等问题,执法组现场责令其限期整改。

  举一反三。针对检查发现的现象,检查组随后组织开展了对东莞市13家与这家企业行业类别(属环保加工砖)相同的企业进一步检查。发现其中7家企业基本符合要求;4家企业存在擅自改动锅炉入料口、擅自改变锅炉燃料、环保相关手续不全等违法行为。执法人员调查取证并责令其停止生产,接下来将依法予以处理;对两家存在个别问题的企业已责令限期整改,要求企业主动履行环保主体责任。

  为强化环境监管执法手段, 2015年8月,东莞市环保局印发《全方位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方案》,着力建立完善“全员执法、联动执法、交叉执法”3项工作机制。其中,“全员执法”由东莞市环保局领导轮流带队,每月一次,每次不少于一天时间,组员由各科室公务员及环监分局、监测中心站人员组成,约10人,原则上每个公务员都应参加全员执法。

  执法小组主要针对群众反映强烈、媒体重复曝光、重复信访矛盾突出、被市级以上部门重点关注,存在环境问题的企业进行执法检查,并采取“三不、三直”的突击检查形式。

  目前,已有7名局领导按月率队组织开展了7次全员执法检查。

  “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出手就不难。” 东莞市环监分局相关负责人也颇为认同“全员执法”机制的作用,“领导带队有利于防止地方保护主义,推动环境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全员(公务员)参与,也有利于共同推进环境监管执法这项环保本职工作的开展。”

  据悉,2015年,东莞市环保局还筛选出128宗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环境热点难点信访案件,交由全局副科以上党员干部包案下访。

  2015年8月31日~9月7日,东莞市环保局组织全市执法力量,对常平、大朗、东坑、寮步等镇组织开展了一次无证照洗水印染企业“交叉执法”行动。本次检查由各环监大队和各环保分局组成28个排查组和11个执法组,共出动639人(次),检查企业213家。

  这是东莞市《全方位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方案》印发后,实行交叉执法的一次有效尝试。按照方案要求,交叉执法工作由东莞市环监分局统一安排调度,每季度一次,执法时间通常安排在非正常工作时间,主要在节假日和夜间进行,着力解决个别镇区环境执法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格、有地方保护行为等普遍性和倾向性问题。

  2015年以来,东莞市共组织开展4次交叉执法,包括对石马河、茅洲河重点流域污染源和重点挥发性有机物VOCs企业的全面检查。

  联动执法,即要求东莞市环保局各部门人员代表环保系统在企业现场开展日常业务时,应按照污染源企业现场检查要点,对企业环境守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如果检查发现企业涉嫌存在环境违法行为,要立即按照现场监督管理要求,依法进行调查取证,移交环监部门处理;或通知监管单位(环保分局或环监大队)前往处理,并全面配合调查取证工作。

  依法处罚

  规范处罚

  罚没1.28亿元

  3824宗、12848.17万元。这是去年东莞市的环境罚款金额,约占广东省52417.36万元的1/4(2015年全国环境罚款约42.5亿元)。

  是不是有几单“按日计罚”的“大单”,才会凑上如此大的数?

  东莞市环保局法规科李科长告诉记者,去年全市按日连续处罚预启动42宗,最后大部分企业都能按期整治,结果2015年一宗都未实施,只有两宗在2016年1月实施。去年全市最大一张环境罚单约35万元,1.28亿元硬是一笔笔罚款罚出来的。按照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824宗计,平均一单罚款不到4万元。

  据介绍,3824宗案件,其中1185件是东莞市环保局办理的,共罚款4495.94万元;剩余2639件是全市33个镇(区)环保分局办理的。

  据了解,东莞市环保局法规科一共9人,除了违法案件审理外,还有规范性文件管理、环境普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立法等许多工作。“一年来,同事们很辛苦,加班是常事。”一位工作人员说。

  忙而不乱。2015年,东莞市环保局印发实施环境违法案件审理办法、按日连续处罚工作指引,成立市环境违法案件审理委员会,严格依照标准规范行使自由裁量权,做好环境违法案件审理工作。

  东莞市环保局还对相关处罚文书格式进行调整,累计整理出15类常见违法行为的处罚文书样板发给环保分局参考使用,并对各环保分局作出的每一种处罚类型的第一份处罚文书(含告知书、决定书)进行审核,组织各环保分局工作人员到市环保局跟班学习(2015年共有17名),不断提高环保分局起草处罚文书的能力。

  此外,先后组织6期环境法治专题培训班,对东莞市环保系统2200多名人员进行培训,对两万多家(次)企业和相关负责人进行普法教育,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和公众环境法治意识。

  行政处罚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带来了行政处罚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2015年,东莞市环保局共办理以市政府为复议机关的行政复议案件42宗,行政复议机构对其中37宗案件予以维持,案件维持率达88.1%。全年申请法院强制执行1160宗,与2014年同比下降44.66%。

  2015年,东莞环境执法中另一处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对违法建设项目的处理。

  按照去年全国清理环境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工作部署,去年东莞市共处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5174个,约占广东省总数的43.5%。

  据介绍,这些项目多为未验先投项目,约占全部处罚金额的1/3,近4000万元。

  “这是对建设项目环境历史遗留问题的一次全面清理。东莞工业企业数量庞大,部分企业在发展中积累了一些环保手续不完善等历史遗留问题。对此,东莞环保部门一直都在开展清理整治,去年结合国家统一部署掀起了整治高潮。”李科长认为,“这也表明东莞全面贯彻国家部署,全力执法、坚决治污的决心和态度。”

  “我们还广泛发动群众监督,努力推动人人关心环保、支持环保,人人都是‘监督员’的良好氛围形成。”2015年,东莞市共受理有奖举报103宗,已处理102宗,其中属实的45宗,全年共核发奖金266.2万元。李科长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