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正药业“三废”处置升级 投资上亿元建设环保园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16-01-14 15:50:35 浏览()次

 近年来,制药行业因环境污染问题,一次次被推向风口浪尖,环保问题已成为广大制药企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正药业)台州厂区数年前就因为环保问题多次引起关注。海正药业的环保难题也是中国原料药生产企业面临的行业性问题。

  为实现“三废”(废气、废水、固废)深度处置减少排放,目前,海正药业杭州公司(以下简称海正杭州公司)借二期建设投资上亿元建设了环保园,着重治理制药“三废”。

  废气也能资源化

  治理废气重视源头控制,达标同时还能产生2.5万元/天的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药企仍在走一条高污染、低利润的原料药出口之路。化学原料药污染种类繁多,治理难度大、环保成本高,而且不少企业存在严重的低端产品占比过大、大宗产品产能过剩等问题。业内专家称,国外企业大肆购买中国原料药,就是因为这一产业能耗大、污染重,不少国家不愿意牺牲环境进行生产,而选择中国作为其代工厂。

  近年来,媒体关于制药企业污染问题的报道,大多提到了恶臭问题,这也是周边居民反映最多的污染问题。业内专家称,制药企业普遍存在的恶臭问题成因复杂,制药过程产生的废气,封闭、回收和处理等难度都比较大,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也比较难。

  对此,海正杭州公司副总经理陈献忠表示,企业正把废气治理升级作为环保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来抓。

  记者在环保园看到,设计80米高的烟囱已建到40多米,18个厌氧罐等也已建设安装完毕……

  陈献忠表示,“治理废气要重视源头控制。”他说,“海正杭州公司在工艺设计中,充分考虑溶媒用量的控制与减少,且在溶媒使用条件上考虑如何有利于回收和减少耗用。”

  他表示,海正杭州公司在装备设计中尽量提高溶媒使用效率,减少投入量。在溶媒使用中提高回收率、减少耗用,同时坚守自然挥发而减少耗用。在生产工艺中尽可能采用高沸、毒性低、爆炸风险低、嗅觉低、成本低溶媒。在管理上更加规范化,提高溶媒回收率,减少废气排放。

  据了解,在废气处理方面,海正杭州一期工程采用的方法是,根据不同浓度废气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例如,水溶性溶剂废气经收集后,经过缓冲罐分离液体后,采用冷冻盐水深冷回收,再通过除雾器除去雾滴,然后经过水喷淋和碱水喷淋两级吸收后排放;非水溶性溶剂废气经收集后,还要通过两级活性炭吸附,再并入水溶性废气中进行水喷淋和碱水喷淋两级吸收后排放。

  “借二期建设的东风,海正杭州公司在废气处理上实现了技术升级。”陈献忠说,公司投入1600多万元强化硬件设施,引进美国的发酵尾气治理技术,建设了一套发酵废气集中处理中心。“处理中心可以实现集中管理,全自动控制,处理以后的排放指标将远低于国家标准。”他说。

  除了保证达标,海正杭州公司还秉着循环经济的理念,对废气进行综合利用,将污水处理厌氧塔产生的沼气和其他恶臭气体,通过鼓风的方式送到焚烧炉内进行焚烧处理,将废气资源化。通过焚烧沼气后获取蒸汽,能产生7吨/时左右的蒸汽,产生2.5万元/天的经济效益。

  废水、废弃物处置升级

  达标处理基础上循环利用,发酵渣回收项目产生经济效益7.5万元/天

  制药行业是国家进行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监管的重点行业之一。据统计,制药工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不到1.7%,而污水排放量却占到2%。其中,又以原料药的生产污染问题最为严峻。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原料药不仅品种多,而且产量大。据了解,目前我国可生产1500多种化学原料药,产能达200多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1/5以上。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的环保项目专家张道新曾指出,由于制药企业经常变更产品和产量,造成了废水水质与水量的变化,这种变化超出了废水处理的承载能力,从而造成超标排放。

  为了保证废水的达标排放,海正杭州公司一期的污水处理车间投资5700多万元,处理能力为3000吨/天。根据废水产生的不同环节以及废水的生化处理难易程度、浓度高低等特征来采用合理的工艺进行处理,并在每个工艺环节都设有应急超越管道,以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海正杭州公司分管环保的副总经理顾卓江告诉记者,“结合一期经验以及最新的处理工艺,二期污水处理技术将进行提标。”据介绍,二期正在建设6000吨/天的污水处理车间,是由南京大学设计,将污水从源头到末端进行处理。

  “第一步是在源头进行分质预处理,即根据不同工艺环节产生的废水和废水污染物情况进行分质处理(隔油、除渣、调酸碱)。第二步是厌氧+好氧、生化+物化处理。随后采用抽样厌氧一体化处理塔进行深度处理后,再进砂滤系统进行处理。做到从头到尾步步深入。”顾卓江介绍说。

  除了废水处理设施,海正杭州公司还将投资1000万元建设1000吨/天的中水回用项目,将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后进行回用,将废水补水到循环水系统,减少废水排放。

  顾卓江介绍,“在固废处理上,一期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原则,对危险废物和一般固废分类、分质规范处置。对于危险固废,公司投资1980万元建成了危险固废焚烧炉,危废焚烧全程监控,焚烧尾气进行工艺处置。”

  二期建设则更加注重升级和循环利用。海正杭州公司投资4600万建设危废焚烧炉,经过技术攻关,将生物发酵产生的发酵渣以及其他的危险废物进行焚烧处理,回收发酵渣本身的热值。

  据估算,这一项目能产生20吨/时的蒸汽,产生效益7.5万元/天,一方面可以解决企业日益突出的发酵废渣处置问题,另一方面实现废物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

  环保概念前伸后延

  引进EHS(环保、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成立EHS体系委员会

  “‘三废’处置升级,除硬件和技术外,管理转型也很重要。二期在规划、建设中,引进了欧美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EHS(环保、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顾卓江介绍。

  这一管理体系以“加强污染防治、减少资源消耗、实施清洁生产、增进社会责任”等方针为引领,包含17个管理要素,65个EHS程序文件。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海正杭州公司成立了EHS体系委员会,配备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以确保管理有效运行。

  EHS体系运转后,企业过去“环保就是三废处理、达标排放”的老观念有所转变。

  尤其在二期建设中,海正杭州公司使环保概念“前伸后延”:向前延伸至公司的战略,对产品项目的遴选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在产品研发开始就介入环保治理,不仅仅要求拿出合格的产品,还要拿出“三废”处理的思路/方法以及工艺。向后延伸至营销竞争理念,将EHS体系列为商务合作的起跑线。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二期投入生产后,EHS体系委员将在企业内各主要废气、废水排放口设置在线检测仪,24小时运行,还将排放数据通过网络直接链接到EHS部门和区、市环保部门。

  据了解,海正杭州公司为处置“三废”、减少排放,一期环保投入达1.15亿元,目前仍然不断投入环保技改资金。二期计划环保资金投入2.5亿元,截至2015年底,已投入近1.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