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临海小镇的污染之痛(图文)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6-26 23:53:13 浏览()次

 

  4月27日是一个雨天,在连云港市灌云县燕尾港镇,有企业通过镇上一条泄洪渠偷排废水,而离闸口不远处就是黄海。王进摄

4月23日,灌云县海洋渔业执法部门在燕尾港镇的海边挖出多根排污暗管。环保志愿者供图

  ◆王进

  4月27日,蒙蒙细雨笼罩着苏北小镇燕尾港。

  这天上午,在镇上一条泄洪渠里,散发着刺鼻气味的暗红色污水正由南向北流淌,经过两个闸口后注入黄海。

  这是当地人陈华近1个月来第三次抓住当地化工企业偷排废水的铁证,也验证了两天前他做出的有企业会利用雨天偷排废水的推断。

  当地环保部门工作人员与记者几乎前后脚赶到现场。让人犯难的是,要查清废水从哪家企业排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燕尾港镇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下属的一个临海小镇。2005年3月,连云港市灌云县临港产业园区开始在这里筹建,先后有123家化工企业进驻园区。

  慢慢地,镇上居民感受到化工污染正一点点侵扰他们的日常生活。记者接触到的居民都只喝瓶装水,有人说夜里会被难闻的气味憋醒。还有渔民说,由于污染,近海已经捕不到鱼了。

  在当地也有另一种说法,认为园区建设给小镇带来了新的生机,近海鱼群的减少与不当的捕捞方式有关,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对治污也表示了相当坚决的态度。不过有环保人士对这一说法表示质疑。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保护服务中心关注这里的环境已有多年。就在陈华发现偷排事件的几天前,记者随环保人士来到燕尾港镇,第一天夜里将要进入镇里时,司机让记者关上车窗,他说:“味道很难闻的。”

  一月三次抓住企业偷排

  除了发现偷倒化工固废和挖出多根排污暗管之外,4月27日,陈华再次发现有企业通过明渠向大海偷排废水

  4月27日清晨,陈华开车途经镇上一处泄洪渠闸口时,看到明渠的水面上漂浮着暗红色污水,他断定这是沿渠化工企业偷排的废水。

  从这个闸口再向北约两公里左右,是另一个更大的闸口,废水在这里变得有些发黄,走近还能闻到刺鼻的气味。废水从闸口涌出后,直接进入了黄海。

  此前有人告诉陈华,大约是4月13日夜间,有化工企业在靠近海边的一处荒地里偷倒化工废物。赶到现场,陈华看见荒地里堆着一堆堆化工固废,明显是汽车拉到这里后倾倒,还没来得及掩埋,一共有十几堆,大约60吨左右。

  记者了解到,这片荒地归当地某一家企业所有,还没开始建设,为防止有人在荒地里乱倒垃圾,专门雇了一个当地人看着。看场子的人发现夜里有人开车往荒地里倾倒废物,第二天就告知了陈华。

  陈华马上赶到现场查看后,立即向当地执法部门进行了举报。陈华告诉记者,当地执法部门回复称,已查获偷倒固废的企业。

  4月23日,当地海洋渔业执法部门在海边挖出多根排污暗管。暗管一直通到海边,化工企业废水可以从暗管直接排入大海。据称执法部门也是在得到举报后采取的行动,事前曾到暗管埋设地点进行过“踩点”。

  当天得知执法部门正在挖暗管,陈华也赶到了现场。他对执法人员说附近还有暗管,对方将信将疑,问他能否指出暗管的具体位置,陈华信心满满地说:“能”。

  随后,陈华从车上搬出一台机器,就是所谓的暗管控测设备。陈华把设备放在一处地点后开机检测,图像里清晰地显现出暗管位置,就在地下1.5米处。用这种方法,陈华与执法人员在靠南边的地下又挖出了4根排污暗管。

  不同的是,这些暗管没有直接通到大海,而是通到了泄洪渠,废水排出后经明渠通过闸口进入大海。

  有环保人士告诉记者,虽然他们早已掌握一些暗管埋设的位置,但只能向执法部门举报,而不能自己开挖。一方面,这需要与地面上所属单位进行交涉,另一方面,还有取证效力的问题,如果直接开挖,可能反而会引发其他纠纷。

  暗管被挖出后,陈华推断那些利用暗管排污的企业会转向明渠排污。因为企业要生产,就要排污,这几天下雨,也是偷排的时机。

  果然,4月27日上午,陈华发现了企业偷排的废水。

  临海小镇弥漫刺鼻气味

  一名当地人说,自从化工企业驻进之后,这几年空气中开始有了怪味。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也表示,能闻到异味

  就在发现排污暗管地点的附近,河岸边的许多树都枯萎了,一片叶子也没有,有的树皮也剥落了。还有农民总觉得附近农家养的牛眼神发呆。

  记者看到,埋设暗管地方的周边是一大片绿色的芦苇地,中间一块将近五六亩的土地上却没有芦苇生长。地面上是一片焚烧过的黑色遗迹,旁边的一块地面还留有暗红色的印迹,明显是水流过后的印迹,离近了还能闻到刺鼻的气味。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去年12月的一天,大约晚上8时左右,他正在屋里看电视,突然闻到一股很强的刺鼻味道,打着手电出来一看,原来地里一个管道在向外排放污水。水哗哗地流,刺鼻的味道很浓,污水顺着附近的河道流走了。

  “当时埋管道的人留了一个电话,我马上打电话告诉他们说,你们埋的管道正在漏水。那些人很快赶来,查看后把阀门关了,水才不漏了。”

  当初污水泄漏的地方,隔着一条河,对岸就是化工区。这些污水究竟是从哪一家化工企业排出的,这位村民并不清楚,“河里的小鱼都被毒死了,我养的鸭子吃了河里被毒死的小鱼,死了5只,有人给我赔了500元钱。”

  这位村民还说了一件“趣闻”。就在附近,他养的一只羊有一天突然掉进一处管道里。他把羊拽出来后放回羊群,没想到立刻被轰了出来,原来是这只羊身上有了异味。他反复给这只羊洗澡,异味去除后,它才重归了羊群。

  傍晚,记者走进燕尾港镇靠海边的一家小食品店,店主范女士赶紧把门关上,一边低声道:“味道太呛了。”果然,小店的窗户也是紧闭的,男主人也解释说:“气味很难闻的。”

  女店主说,空气里的味道闻久了,她会嗓子痛,不定期要去医院打几天“吊瓶”,大约要花几百元钱。怕记者不信,她找出了医院开的发票。

  镇上一家五金小店的女店主也告诉记者,夜里的气味更大,“我经常夜里会突然感觉气闷,就醒过来了。”

  4月26日,记者途经靠近镇上的三百弓村。村子里很安静,几乎家家门窗关闭,很少见到行人。一位年轻的村民说,河对岸就是化工区,夜间气味很大。他形容说,味道像“烂菜叶”、“洋葱头”。

  一名当地人告诉记者,自从化工企业进入后,这几年空气里开始有了怪味,“碰上检查时候,化工企业不开工,味道会小些。”

  记者在镇上也不时能闻到不能确定的气味。进入化工区,可以闻到明显的异味。当地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也表示,能闻到异味,也受不了。

  在燕尾港镇,有不少居民表示,自己只喝瓶装水。一位居民从自家水龙头放出自来水给记者看,水色有些泛黄,“我们只用自来水洗衣洗澡,做饭做菜喝水都用瓶装水。”

  当地的一位官员说,镇上的自来水是达标的,每月都会进行检测,但水里会有一点咸味。记者问过这位官员是否会喝自来水?他表示自己也是喝瓶装水,但单位的食堂基本上吃用都是自来水。

  还有几位年轻的父母告诉记者,他们现在都是送孩子到灌云县城的学校去读书,尽管这样会增加支出。

  还有人说,在燕尾港镇,不少人都在“逃离”这里。而记者采访到的几位当地官员,也都不在镇上居住。

  近海渔业生态几近崩溃

  一位曾在近海从事海贝养殖的渔户说,因为企业排污对近海的污染,他3年内就赔了几百万元,无法再经营下去了

  55岁的陈华回忆说,由于靠近黄海,燕尾港镇的渔业曾经非常风光,一年四季在近海都能捕到鱼。每次潮水涨落,当地人在泄洪河道里就能很容易捕到鱼,一网上来能有上百斤。更壮观的是,大群的鲸鱼也会随涨潮的海水涌上来。但近几年,这样的情形就看不见了。

  记者来到燕尾港镇时正好遇到了风雨天,渔民都没有出海。记者随意走访了几户渔家,他们告诉记者,现在10公里内的近海已经捕不到鱼了,每次出海要多跑六七个小时。

  “过去(捕鱼)1天就能返回,现在一般都要两三天。出海一次最少要烧两桶柴油,大约3000多元。如果当天返回,肯定捕不到鱼,就亏本了。”有渔民这样表示。

  一位渔民告诉记者,她家过去捕鱼用的是木船,只能在近海捕一些贝类。今年花80万元购置了一艘钢船,这样就能出远海捕鱼了。

  还有一位渔民说,他刚把自家的渔船卖掉,不再靠捕鱼为生了。

  镇上的鱼贩们也说现在生意难做。一位鱼贩给记者看了几只螃蟹,有的蟹饱满,身上还流出黄油,他说那是深海蟹;有的蟹瘦小发绿,剥开后无肉,他说那是近海蟹,“深海蟹能卖个好价钱,近海蟹一两元都没人买。”

  在燕尾港镇,陈华被称为“环保卫士”,他曾当选过连云港市和灌云县人大代表。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保护服务中心与其合作颇为密切。他家祖辈居住在小镇上,以打渔为生。他在镇上有自己经营的生意和产业,化工污染让他和镇上的许多人一样,更迫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经营和生活越来越陷入危境。

  对于当地渔业的萎缩,陈华和许多渔民持同样的观点。他说,在化工企业进入燕尾港镇、并向大海中偷排污水后,近海已经打不到鱼了。

  一位曾在近海从事海贝养殖的渔户说,就是因为企业废水对近海的污染,致使他3年内就赔了几百万元,无法再经营下去了。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渔户说,3年前他决定在近海投资养殖海贝,但没想到,海贝到了生长期却不生长,最后赔了几十万元。后来他又连续两年投入资金,结果还是一无所获,赔得更多,各种费用加起来有几百万元。

  “3年海贝养殖失败,最大的原因就是化工企业排污造成的。”这位渔户说,排入海里的工业废水面积很大,颜色很重。最大的问题是,污水不会很快随着退潮的海水离去,反而会随着涨潮的海水涌回来。反反复复,一大片污水要几天才能消失。

  在燕尾港镇也能听到另一种声音。有人说,早在化工企业进入燕尾港镇之前,这里的近海鱼群就逐年减少了,原因是渔民的捕鱼方式所致。除了有人使用被明令禁止的高压电网捕鱼之外,捕鱼渔网的网眼也越来越小。

  欠账较多治理仍需时日

  灌云县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污染治理,但由于在水、气方面欠账较多,治理仍需一个过程

  在燕尾港镇,一些渔民曾经想成立一个“渔民协会”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他们听说外地有些地方的渔民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向化工企业争取到了每月每个渔民大约800元的补贴。

  据了解,这些渔民当时已经拿到了有关部门批准协会成立的“红头文件”,但在是否民主选举协会主要领导的事情上出现了分歧。加上选举出的主要领导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替渔民“出头”,向化工企业争取渔民权利,最终这次成立协会的事就不了了之。

  走访镇上的居民,提到维权的事,多数人都流露出无奈和失望的神情。

  “水、大气环境不好,我们身在其中,也不好受。”灌云县临港产业区管委会副主任王余波向记者坦言,前几年在水、气方面欠账较多,治理起来要有一个过程。

  据了解,2005年开始筹建的临港产业园区规划面积为120平方公里,涵盖了原来的燕尾港镇,其中化工园区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占园区总面积的1/12,目前进驻的化工企业已达123家。

  面对全国环境治理不断加严的形势,当地政府确定了“化工园区面积只能

  缩小、不能扩大,化工企业数量只能减少、不能增加”的原则,在3年~5年时间里,要清理掉环保不达标的化工企业;产品相同的化工企业要整合成大型企业,推动大企业兼并小企业。

  针对污水处理,当地政府去年投入5000余万元,将化工企业原来的暗管都改成了明管,改变了过去化工企业管道埋在地下、污水处理情况难以掌握的状况。企业初步处理后的污水,全部要从明管进入当地的污水处理厂。据称,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能力是3.7万吨,化工企业排出的污水每天是1万多吨。

  再者,当地相关政府部门也要求每个企业只能有一个雨水管向厂区外的边沟排放雨水,改变过去一个企业有多个管道向外排水的情况。

  灌云县一位环保工作人员还表示,今年6月,灌云县还将与新加坡合作,再次提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此外,当地还建设了一个50万吨库容的固废填埋场,预计今年8月投入运行。在治理废气方面,当地将引进新技术,来加大对化工企业废气排放的治理力度。

  记者采访到的灌云县一些政府官员都表示,对于治污,他们的态度是坚决的,只要掌握了企业违法排污的证据,不论这家企业规模有多大、对园区的贡献有多大,都会立即停产。涉嫌违法的将交司法机关处理。而且化工企业只

  能局限在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不会再扩大。

  一位当地环保部门负责人表示,现在他们有了强制执行权,对于排污企业,他们会强制停电,让企业不能继续生产。

  “污染旧账要一点点地还,这需要一个过程。再给我半年时间。”这位负责人自信地说。

  违法偷排能否受到惩处?

  对于排污暗管被发现、查获偷倒固废和偷排废水事件,相关部门是否能进行严厉惩处,值得期待

  4月27日当天,在偷排污水现场,多家媒体关注焦点集中在追查排污企业上。但在实际追查过程却颇有难度。

  记者随当地环境执法人员前往江苏明盛化工有限公司进行检查。经过近半小时交涉,在记者出示记者证并登记后,才获准进入这家企业的污水处理厂区。

  陈华说,污水从企业暗管排入明渠,具体从哪家企业排出很难查证。一位环境执法人员也表示,污水大多是在夜间偷排,每家企业都有嫌疑。如果不能查获正在偷排的企业,查证就很不容易。有时查到了排污口,但已没有排污痕迹,也无法取证。

  针对4月23日当地海洋渔业执法部门在海边挖出排污暗管一事,当地媒体也在追问是否查清是哪家企业埋设的。对此,这位环境执法人员表示,挖出的暗管未发现新近排污痕迹。为查清暗管是哪家企业所埋,环保部门已购置了专门的探测设备用于探查。至于此前发现的遗弃固废,已查出了倾倒企业。

  陈华告知记者,他就有暗管探测设备,放在他车内的后备箱里。几天前挖出的暗管,有些就是用他的设备探测出来的,当时设备清晰地显示出暗管就埋在地下1.5米处。他表示非常愿意提供给执法部门使用,但未得到回应。

  灌云县一位政府部门负责人表示,仅去年一年,化工园区里的100多家化工企业几乎家家都曾被查处过。另据了解,在2011年查处的一家化工企业偷埋“危废”事件中,两名当地官员被追责,园区一名分管领导被停职,原环保分局局长被免职。

  对于排污暗管被发现、查获偷倒固废和偷排废水事件,相关部门是否能进行严厉惩处,燕尾港镇的居民正拭目以待。

  还能跑到哪里去?

  原二军

  由于化工企业进驻而导致大气和水受到污染,不少燕尾港镇居民选择了“逃离”这里。但对于更多的当地居民来说,却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在刺鼻气味中生活,饮用瓶装水。

  这也是当下不少地方面临的尴尬现状:政府为发展经济,引进大量污染型企业,却未能进行有效监管,最终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也许地方GDP的数字会大幅增加,但环境恶化带来的后果却不得不由当地居民来承担。

  尽管灌云县当地相关政府部门为治理环境污染,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如扩大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固废填埋场、引进新技术治理大气污染,但一个月内就发生3次化工企业偷排废水、倾倒固废的行为,违法行为如此频繁,当地相关部门在环境监管上存在的漏洞不可忽视。

  灌云县选择沿海地区设置临港产业园区,或者考虑利用沿海滩涂地,或者考虑便利海运条件,但在当初进行规划环评时,是否考虑到了紧靠人口密集的集镇建设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化工园区,尤其是这里很多人需要“靠海吃海”来谋生的情况下,究竟会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现在这里的近海渔业生态几近崩溃,已经用事实证明了当初规划中存在巨大的缺陷。

  燕尾港镇所欠的污染旧账何时能还清?当地官员给出了“再给我半年时间”的自信答案,态度可嘉,但并不令人欣喜。还清污染旧账不但需要坚决的态度和承诺,更需要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拍胸脯容易,但兑现承诺却有难度。虽然去年“两高”司法解释出台和今年《环境保护法》修订通过,环保部门的腰杆硬了不少,但真正要让群众看到政府部门治污的决心,先把这3起违法排污和倾倒固废事件查清再说。

  “用脚投票”是一个来源于股票市场的术语,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反映的是人们对某现象和某局面不满意了,选择了离开,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燕尾港镇选择离开的居民,正是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进行了“用脚投票”。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连选择“用脚投票”的能力都不具备。

  如果考虑到从去年开始,雾霾天气就在我国中东部省份大范围出现这一情况,即使选择了离开的人,又能逃离到哪里去?这一无处可逃的状况,对于那些依然只重经济发展而忽略环保的官员来说,不啻是一个警醒。